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研究
面向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01-08-27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院士

字体大小: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共同课题。借此机会,我简单地向各位介绍一下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的情况,以便今后加强合作,为推动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界最高的学术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团结全国工程技术界,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推广工程技术的应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为人民大众造福。而在完成任务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如何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新一代工程技术人员是中国工程院首要关心的议题。为了关心并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我国工程技术队伍的成长,1998年11月,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工程院教委)正式成立。工程院教委的主要任务是:发挥院士们的整体力量,团结全国工程教育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研究工程教育中的各类问题,提出科学见解和切实可行的办法,推动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工程教育发展,普及工程科技知识,加强工程教育宣传,为建设高素质的工程科技队伍而努力。

  下面,将围绕“21世纪的工程教育”,就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继续工程教育、科技人才的使用与管理等问题略抒管见。

  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江泽民主席1998年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对20世纪作了深刻而又生动的描述:“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本世纪前期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50年代半导体技术的突破和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引发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本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研究等都取得了巨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能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人们可以看到,当今世界的特点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竞争日趋激烈。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其实质是科技水平的竞争,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这场竞争,对于社会的生产力(包括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革都将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

  航空工程的先驱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冯?卡门教授有句名言:“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有的世界”。工程师给我们“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或者说,工程师给人类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环境?这当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十分关注的大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了解工程的本质。工程是人们综合应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更多、更完善的科学理论指导工程实践,也有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供工程师在实践中应用,这就产生了现代工程。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日益突出,其工作内容也不断扩展,从而形成了工程链(见下图)。人们现在通常提到工程化、产业化,实际上,从研究到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或者说,从思想(方案)到形成样品、产品、商品、产业,是一个过程,是链式进行的。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工程师予以妥善解决。

  实践表明,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不仅是科学知识)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更加感到对工程教育改革,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与管理进行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适应21世纪需要的工程师(或称之为“现代”工程师)提出如下必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现代工程师,应该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及观点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承担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他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三个方面。知识方面,应掌握必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方面,应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协同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尤其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品德方面,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如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等。

  需要强调,在知识、能力、品德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中,品德是最重要的素质。古今中外,对此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请允许我列举一二。

  爱因斯坦(1879-1955)在评价居里夫人的贡献时说道:“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他还于193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1996年出版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提出,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使他们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对此,我想进一步说明:工程技术人员在“做事”时,不但要回答“会不会做”(能否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合理地解决问题),更要回答“该不该做”(是否经济划算,是否符合政策法规、社会公德、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以“做人”来统帅“做事”。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原有的道德标准在变化,以什么样的素质和道德标准来“做人”和“做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建国50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我们的国民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面对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今天更需要一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强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既讲竞争进取,又讲团结协作,并能与人交往的高素质的人才。

  为了培养和造就新形势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这两种育人环境的协调结合,改革现有的传统10教育模式,从教育体制和结构、内容和方法上全面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从终身教育和大工程教育的新观点出发,构建一个院校工程教育和继续工程教育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工程教育体系,并加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合理使用与科学管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继续工程教育,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继续工程教育是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更新、补充和提高的教育。继续工程教育是现代工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院校工程教育系统整合构成终身教育体系,是提高人才素质、保持工程技术队伍活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继续工程教育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工程师职前教育,即大学毕业后,经过此段教育和工作实践,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二是工程师职后教育,即为了更好地胜任工作,不断拓宽、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与水平而再次或多次接受的教育;三是转岗教育,即为了担任新的工作职务、履行新的工作职能而接受继续教育。

  目前,虽然一些单位和部门在继续工程教育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其教育目标不明确;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乏力;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不明确;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条件;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培养方式单一等,导致众多技术骨干很难获得继续工程教育的机会。此外,人们对院校教育期望值过高,对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继续教育不同于常规学历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等研究不够,往往把继续教育办成学历教育。即使是非学历的继续教育,也是套用学历教育的教材和教学方式等。

  令人欣慰的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新形势下,人们正在逐渐改变“一次性教育”的观念,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党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继续教育。

  1999年6月,我国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江泽民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这既是国家领导对全国人民的号召与关怀,也是社会发展对科技人员的挑战与激励。

  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已经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工作者和党政管理工作者的自觉要求。近年来,人们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报考MBA,门庭若市;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方兴未艾。其中不乏大学校长、教授甚至高级行政人员(部、省、市政府主要官员)。许多教师发出了由衷的感慨:终身从教就要终身受教!否则,江郎才尽,难免淘汰。一位教师曾这样自我总结:终身受教包括“一个中心”(以加强师德修养为中心)、“两根支柱”(一是更新、加深本学科为主的“本体知识”,二是学习、补充必需的相关学科的“边缘知识”),可谓言简意赅,颇具见地。

  我们相信,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也会不断发展。

  回顾已有的成绩与问题,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对于今后的继续工程教育,我们提了如下意见:

  1.加强宣传工作。继续教育在当今新形势下的重要作用至少不亚于院校教育,要提高各极政府领导人和社会各界对继续教育的认识,确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2.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继续教育立法,明确政府、企业、学院和个人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3.建议由国家教育部牵头、人事部等部门参加,组建继续教育的管理机构,加强对继续教育的领导与协调。

  4.明确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体,高等学校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大型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并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中小企业应加强与学校、学(协)会及社会的联系,由政府推动建立公共性的培训机构。重点院校要积极承担较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任务;有条件的产业部门所属院校,要把教育重点转到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5.要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高水平的师资授课,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向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课程,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机会。

  6.加大继续教育的投入。政府应有专项拨款,主要用于基础和公用设施建设;企业的继续工程教育经费属于人力资源开发费用,应视为一种生产性投资,要根据技术密集程度,制订培训经费标准,计入成本;大型投资和新技术开发项目应有相应的培训费用。

  加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合理使用与科学管理从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全过程来看,院校工程教育所培养的只是人才(工程师)的“毛坯”,合格的工程师还需要通过工程实践锻炼才能“成型”。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的,对教育的最终检验是人才发挥的社会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程度,又与人才使用的环境条件和人才的管理密切相关。

  使用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指挥棒”。合理地使用与科学地管理人才,是发挥人才效益的关键。另一方面,科学和合理的使用又是人才成长的最重要的条件,大量实例证明,那些对于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大都是由用人单位(企业与科研院所)提供条件或创造条件培养出来的。“从实践中学习、时势造就英才”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新中国建立50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为国家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工程技术人才,他们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为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已近600万人,其中,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人数已达280万左右。宠大的技术队伍与我国的现实状态:经济尚不发达、技术水平不高、竞争能力不强,构成了突出的矛盾。

  造成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产品质量不高、市场不对路,生产效率与企业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是,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在整个工程链里,研发与设计能力相对薄弱,国有大型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没有研发机构,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比例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慢,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开发与创新机制。在这样的企业里,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并不少,但不能形成一支整体的力量,他们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种状况有多种因素,工程技术人才的使用与管理不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分析,在人才的管理与使用上,存在以下问题:工程师的岗位与职责不够清晰,常常处于无责无权的状态;“管人”与“用人”严重脱节,人员的升、降、奖、贬标准模糊,因人而异许多企业片面追求形象与招牌,盲目招聘高学历的人员,造成“人浮于事、高才低用”;目前的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论资排辈,影响了年轻人才进取心;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过低,加上,我国有关技术产权(比如技术成果的参股)政策及科技贡献的奖励制度刚出台,远未见到效果,影响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发挥。

  进一步提高工程技术队伍的素质,加强对他们的合理使用与科学管理,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上述“决定”中指出:“社会用人制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改革用人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应建立谁用人、谁管人的制度,使工程技术人才的使用与管理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明确工程师的岗位与职责,健全岗位聘任制与责任制,规范培养与考核制度。

  2.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切实改善他们的工程条件与生活条件,提高其待遇。

  4.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跳出使用与管理人才的误区,扭转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材低用、大材小用、“装饰门面、置而不用”的偏向,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因岗聘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祝会议取得成功,谢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