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专题 > 众创空间
分析:为什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好看不好用”
2015-08-14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专业人士分析:为什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好看不好用”

  “创业真能教出来吗?”德迅投资董事总经理邱淳提出的这个疑问已不新鲜。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十多所高校成立了创业学院。不仅如此,浙江大学等更多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通识教育课程。

  “我感觉,国内创业教育比美国更加如火如荼,北京的氛围甚至比硅谷还浓,我有时候甚至会担心短期是不是太多了。”真格基金投资管理副总裁刘元说。

  对于创业教育,拉勾网、3W基金联合创始人鲍艾乐认为,“创业这个事是干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是不少投资人的共识。

  创业班毕业生中创业者寥寥

  去年从武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的邹通,除教育学学位以外,还修了50多学分的创业课程,完成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的创业二学位辅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武汉高校2009年开始联合办学,当时大二的邹通看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招收二学位的公告时报了名。从“创业机会识别与商业模式创新”、“创业素质与创业心理”到财务课、人力资源课、撰写商业计划书的课程等,邹通每周六日赶去上创业课程。

  邹通毕业后去肯德基做了两个月的见习经理,把店面所有岗位都轮了一遍,“终于把所有知识串起来了。创业课教会了基础,但实际到社会上创业是远远不够和有缺陷的。之前在学校所学的过于碎片化,看上去管理、人力资源等各方面都懂,但实际上没有实践不成体系”。

  每学期创业课程开课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邓汉慧都会对自己班上的学生进行创业意愿的统计。她发现,想创业的学生从最初的30%左右,上升到2011年的90%,“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在不断地提升”。

  邹通毕业后接手管理家族服装企业,却并不认为自己是创业者。和邹通一起毕业的同期学员中选择创业的也寥寥无几。“在学校期间创业项目好的学生都被保研继续读书了。”邓汉慧说。

  另有不愿具名的学生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高校创业班到了学制后期上课率仅不到一半,能容纳100人的大教室里有时只有七八个人。

  面对“创业班无人创业”的质疑,邓汉慧解释说:“创业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毕业后都去创业,而是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创业。创业是高风险的事。我在自己课上反复提醒学生的是,要思考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创业。”

  创业教育不是老师教你怎么赚钱

  “你认为什么是创业?什么是创业教育?”面向全校学生招收创业训练营学员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曾在向1.5万名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在回收的1.2万多份问卷中,80%的学生回答,“创业就是做生意,创业教育就是让老师教我怎么赚钱”。

  “事实上,创业教育不是让学生一出校门就创业就当老板,而是培养一种企业家精神。”邓汉慧说。学生存在普遍误解的原因,是不少高校的创业教育“走形式”、“运动化”。

  在2015年7月15日全国创新创业教育高端论坛上,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杨芳指出,有些学校存在创业教育“用力过猛”的现象:一种是将创业课程设定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但教授的课程却是“创业管理”,“学生还不知道创业是怎么回事就先教管理了”;另一种,是将一部分学生拉出来专门成立创业班,培养“未来企业家”。

  邱淳认为:“创业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应该是让学生从客观角度了解创业是什么,而不是从主观角度的价值观上鼓励学生创业,引导学生都去创业。”

  此外,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还存在师资匮乏的问题。“不少高校开了创业教育,但师资又跟不上。所以很多都是辅导员和行政方面的老师在代为上创业课,教学质量很难保证。”邓汉慧说。贵州铜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詹一览在该校负责创业教育,他说:“我们觉得自己没经过培训,也没有切身的创业经历,也不敢教学生去创业,只能通过我们个人的人生经历给他们灌输一些东西,或者上网查一些资料。”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 重磅:顶尖大学,合并!
· 上海高校求解如何让基础科学研究“扛鼎”
· 二本高校招行政,要求全员博士?
· 高校应为卓越女性搭建事业舞台
· 高校如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代表委员为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两部门重磅发文:不得从中西部、东北高校挖人!
· “问天”问天!这些高校,再立新功!
· 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
· 十一部门:推动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