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少年校外教育”系列访谈之五
让校外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最好“食粮”
——访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
【核心观点】
□以住,我们忽视了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把健康人格培养放在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研究和系统的培养体系,致使一些儿童在人格培养中存在缺陷,他们不得不走上社会后用更大的代价去“补课”。
□健康人格的培养不是教会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互动关系逐渐建构起来的。校外教育灵活、开放、实践性强等特点,最适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培养。
□当前校外教育之所以存在功能过窄、内容过于功利等问题,与其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分不开。
□孩子不可能永远生存在真空的环境里,他们必须学会独立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是让他们获得最长远可靠的“安全保险”的重要途径。
为大力发展我国的校外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部推出了“蒲公英行动计划”,并于今年暑期开展了“圆梦蒲公英”主题活动。近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特别专访了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就如何落实“蒲公英行动计划”以及青少年校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蒲公英行动计划”把校外教育机构整合起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形成统一行动和声音,这样可以在全社会树立校外教育形象,从而发挥更大影响力。]
记者:为大力发展我国的校外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部提出了“蒲公英计划”,并在今年暑期开展“圆梦蒲公英”主题活动。您如何看待“蒲公英计划”?您认为它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丛中笑:我们非常认可这个计划,也非常拥护教育部门牵头,使校外教育机构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在社会上发挥很大的影响。其意义在于:
第一,引导作用。儿童暑期怎么过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问题,社会上有各种培训和夏令营活动,家长们有时很怕上当。教育部倡导发起并组织的活动信誉高,具有权威性,更受到家长的信任。同时,该计划重在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品格,符合我国教育的大目标,也避免了儿童平时在学校上课、假期到校外补习的恶性循环。把儿童引导到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整合作用。过去校外教育机构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通过“蒲公英行动计划”把各口分管的校外教育机构整合起来,大家围绕着一个大主题开展活动,形成统一行动和声音,这样可以在全社会树立校外教育的形象,从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第三,宣传作用。当前人们对校外教育都不太熟悉,更不了解其功能与作用,常常以为校外教育就是课外补习,甚至认为一些私立的校外机构就代表校外教育的整体,这是对校外教育机构的片面认识和误解。通过这样大规模的行动,可以为校外教育机构“验明正身”,让全社会对校外教育机构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理顺机制的作用。校外教育机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如果再自行其事的走下去,会造成校外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三结合。
转型升级激发校外教育活力
[校外教育之所以存在功能过窄、内容过于功利等问题,与其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分不开。当前,既是校外教育的机遇期,也是校外教育的挑战期。]
记者:您认为当前我国校外教育的发展面临什么挑战?
丛中笑:我认为,当前即是校外教育发展的机遇期,也是挑战期。将学生从课堂上解放出来,要求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是校外教育发展的机遇。当然,校外教育面临着转型与升级。
生存压力。原来的校外教育功能过窄,内容过于功利性。这与校外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生存压力分不开。校外教育在考虑生存的前提下,考虑公益性和公平性,包袱很重,甚至不堪重负。为了维持和发展只能把很大精力放在培训方面,培训也成为每个校外教育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次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大部分公办的校外教育机构会划入公益二类,这就意味着今后还要拿出很大的精力去创收。
定位困惑。随着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出台,校外教育的功能究竟是什么仍然是解不开的迷。虽然在理论上大家知道校外教育的职能,但是在落实中困难重重。经费、机制、理念等都存在着问题。过去很多校外教育把培训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形势,也会越来越难办。做活动是需要支持的,如果没有经费保障是难以持续下去的。如果是企业资助,一般是比较被动的,一些理念是不能实现的。
队伍提升。无论是活动与培训都需要校外教育的专业教师,校外教育的教师不同于学校教育,它需要更强的活动设计、策划与组织能力。过去集体性的活动和主题活动比较多,为了更加体现出个性化,还需要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活动。过去的培训模式和方式过于陈旧,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我们目前的师资队伍还难以适应这些变化。
促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
[校外教育主要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实现,强调儿童亲自参与自我探索的过程,重在品德培养、文化熏陶和人格完善。]
记者:现在城市家长为孩子的校外教育和课外培训可谓一掷千金。这种对校外教育的投入超过校内教育的现象,是否意味着学校教育和主流教育的失职?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丛中笑:我认为城市家长对孩子校外教育的投入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高。城市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唯恐落在其他孩子后面,所以,不惜投入时间与资金,让孩子参加各种校外培训和活动。许多家长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校外活动或项目,都会想尽办法让孩子参加。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多报班、多参加各种活动,孩子就会有收获,就会有提高。
第二,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只能满足少数孩子的需求,这就加剧了竞争。竞争越激烈,家长就越不安。为了增加孩子的竞争力,家长就不断地给孩子加码,报班、比赛、参加各种夏令营活动,希望通过多参加校外学习与活动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从而获得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