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袁本涛
总体来讲,不能说博士质量下降了
记者:在我国博士教育培养的起始阶段,给人的感觉是量少质精。现在博士队伍庞大了,反倒质疑之声不断,这如何理解?
袁本涛:质量是建立在一定的规模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是谈不上质量的。我们现在总是问:为什么没有博士淘汰制呢?因为博士生太少了。
为什么人们觉得当年小规模、精细化培养的质量很好,现在规模扩大了,条件好了,反而感觉质量好像下降了呢?这有一个认识上、期待上的差距。我们今天不是简单追求培养一个博士的问题。社会期待的是,博士能给我国解决很多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如果你没有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
当然,博士数量多了以后,有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总体来讲,不能说我们的博士质量下降了。
除了培养创新能力,还要调整结构
记者:现在中国是不是已经处于提高博士生质量的关键时期呢?
袁本涛:可以这么说,但是我认为抓质量没有什么关键时期,任何时候都应该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博士供给相对充裕以后,工作重点当然就转移到关注质量这个角度上。大家认为博士生原创能力不够,特别是跟西方美国顶尖大学的博士生相比。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应该是提升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大家关注博士生质量,我提出一个新的视角,叫博士生或者说整个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质量。就是说,假如我们把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看作一个系统,就要看它在规模或结构上与社会的需求匹配度如何。规模或结构如果跟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很高的话,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质量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
为什么大家觉得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或者博士生培养质量不是那么高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今天的系统质量不太好。系统质量包括规模和结构两方面,规模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可我们的结构不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区域分布结构,二是科类结构,三是层次结构,四是类型结构。
目前,这些结构与社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比如说区域结构,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区域分布的结构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经济发展得很快,可是研究生教育并不发达;而有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太好,可是研究生教育比较发达。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点分布、招生规模等是通过计划进行调节的,这种分布是计划和行政手段造成的一种结果。
再说类型结构。这个社会需求什么类型的研究生?调研发现,社会上更多的需求是应用型的、职业型的、专业型的研究生。但我们现在培养了大量学术型的,这就跟社会的需求产生了脱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质量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培养指标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外,还要进行结构调整。从这个角度来讲博士培养的系统质量需要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