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白领女青年倾其所有为西部学校建44个图书室
一个平凡人的青春能迸发多少光和热
8月28日,在一所学校的图书室里,小西随手从书柜中拿出一本原有的书,里面大多是十几年前出版的旧书。记者 王怡波摄
8月29日下午,面对水流湍急的汭河,所有人一筹莫展。这里本有一座浮桥,是过河的唯一通道,但不久前浮桥垮塌了,新桥正在建设中。
河约30米宽,对岸是一个叫同中的村庄,住着300多户人家。村里有一所小学,115个孩子在那里读书。
河的这边是当地的几名助学义工、教育局工作人员和3名来自厦门的志愿者,以及901册要捐给同中小学建图书室的书和一些体育用品。
直接淌水过河?找个梯子架在两岸距离较短处过去?等水势消退再来?这些方案最终都未被采纳。最终敲定的方案被公认为最能保证图书迅速、安全到达对岸:请正在修桥的挖掘机送大家渡河。
书放在挖斗中,人分为两批站在挖掘机侧面、背部,随着挖掘机摇摇晃晃地在急流中蠕动前进。到达对岸后,早已等候在岸边的同中小学的师生,将书和体育用品装上板车,欢喜地从两块玉米地之间的小路,拉往学校。
渡河时,来自厦门的小西(网名——记者注)最为紧张;而到了学校,看着书一包一包拆封,她又最为兴奋。小西的真名叫汤玲玲,这名28岁的女青年已是第二次来到甘肃平凉。两次来此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偏远学校捐建图书室。这次,她要用募集来的钱,在甘肃平凉、庆阳等地为30个中小学捐建图书室,图书总量28209册,总价值近70万元,另有价值23300元的体育用品。
“做完这次,我就只剩下5000元了。”小西现在月薪上万元,即便在厦门也不算低,但她自己平时省吃俭用,只租住一间每月250元的房子,“把钱都用在操办捐建图书室上了,孩子们才是真正需要钱的”。
为“书”消得人憔悴
与半年前在厦门见面时相比,小西略显疲惫,眼圈发黑,但说起话来,她的活力又将疲惫一扫而空。从她充满激情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她对捐建图书室的热情有增无减。
这次,小西要花7天在甘肃跑遍30个学校。为此,在过去的半个多月里,她被迫连续通宵加班,什么时候累得不行了,就随便打个盹儿。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段日子里,自己究竟一天睡了多久。
8月2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西安与从厦门来的小西会合时,她已连续两晚没睡。28日凌晨1点,她还被叫到公司开紧急会议;早上7点,她已同另外两名厦门志愿者庄斌、张旭晖一起,登上厦门飞往西安的飞机。
28日中午,在西安一家小餐馆里,小西跟受她所托为孩子们采购生活用品的当地志愿者唐见见简单吃了个饭,随后就到唐见见家将11箱肥皂、牙膏等物品装车。下午1点左右,她便踏上西去平凉的路程。
“困过头了。”车上,小西并不理会两夜未眠袭来的困倦,只是兴奋地跟记者聊大山里的孩子,聊她无数次地被感动,聊这次要去的学校。她拿出行程单,一个一个地解释:这个学校在很偏远的地方;这个图书室要挂牌叫“明予爱心图书室”,因为捐款者的女儿叫明予……
两个半小时后,小西带着浓浓的倦意趴在背包上入睡。但只睡了十数分钟,她又精神十足。从厦门出发前,她在当地论坛上调侃自己:我还真是“超女”啊。
“小西”这一称呼也源于她在该论坛上的网名“阮倩西”,很多通过网络了解、支持她的人并不知道她的真名。
这个来自苏北的女孩,最初的理想与山区的孩子毫不相关:先工作几年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再找个机会出国留学。
但2007年,当小西因为经济原因放弃公费读研的机会,到厦门工作,并偶然参加了助学组织的一些活动之后,她原来的理想便发生巨变。她突然发现,有那么多孩子需要帮助,并且是一辈子也做不完的。何必出国?自此,她走上了这条“不可收拾”的路。
面对接下来每日满满的走访行程,小西丝毫不觉得累,反倒笑着说:“我到这里权当放松啦,至少不用熬通宵嘛。”
9月4日晚,小西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厦门,但她仍记着每日走访中,孩子们给她带来的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