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中国百姓蓝皮书:教育发展最快的十年
2002-07-16    报告撰写人 周满生

字体大小:

  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十六位青年学者

  十六份国情报告

  北京青年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联合发布

  报告撰写人 周满生

  [编者的话]2002年2月22日,作为第374位登上八达岭长城的外国元首——美国总统布什感叹道:“长城依旧,而中国却今非昔比。”近十年来,中国的巨变为世人所瞩目。这里有表层的、看得见的、感同身受的变化——城市和乡村日新月异,生活方式已与父辈大不相同;但更有深层的、不易察觉却将辐射未来的变化——近年社会的高速前行正在逐步勾勒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清晰轮廓。

  今年秋,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将为中国今后的道路提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时刻。为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这次大会的重大意义,本报特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合作,请十六位中青年学者为百姓撰写十六份中国国情报告。在这些报告中,学者们将简约地对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在十六个领域中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鼓舞人心的并对未来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变化给予阐述和解释,同时不回避改革深入所带来的新问题。

  我们的国家走到了哪一步?我们的社会结构上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个人来说有哪些影响?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主客观环境中?我们现在和未来将会遇到哪些机遇和难题——在速变的世界中,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国情,才能了解变化的实质,辨认行进的方向,把握未来的先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7年,党的“十五大”深刻阐明: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教育首次成了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虽然如此,中国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

  200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2 .7亿人,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左右。国民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到2021年,我国人口基数预计将达到15亿,缩小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后20年,大约有4亿多青少年将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未来。

  蓝皮书目录

  -蓝皮书一经济7月1日已见报

  -蓝皮书二人口7月8日已见报

  -蓝皮书三教育7月15日见报

  -蓝皮书四生活质量7月22日将见报

  -蓝皮书五社会保障

  -蓝皮书六价值观和心态

  -蓝皮书七文化

  -蓝皮书八体育

  -蓝皮书九科技

  -蓝皮书十城市化

  -蓝皮书十一三农

  -蓝皮书十二环境与资源

  -蓝皮书十三法制

  -蓝皮书十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蓝皮书十五军队和国防

  -蓝皮书十六中国与世界

  -今年全国有527万考生参加高考,比2001年增加73万人。图为桂林五中的考生范艾芸走出考场乘坐高考免费服务车回家。桂林145辆贴有专用标志的出租车专门为参加今年高考的学生及家长提供免费乘车服务。高考期间,全市考生及家长均可凭准考证免费坐车。

  教育发展最快的十年

  7月8日下午,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每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科目。全国527万考生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种种憧憬,期待着一个月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今年又将有275万考生迈进各类普通高等学校的大门,录取比例约为2 :1。而十年前的这个数字您知道是多少吗?同样是400余万考生,只有75万考生得到了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的机会。短短十年,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率,提高了2倍多!1992年普通高等学校只有218万“社会宠儿”——本专科学生在校学习,而目前的数字是719万,提高了2.3倍。“宠儿”的地位悄悄发生了变化,广大民众得到了越来越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去年开始试行的一年两次高考、高考考生年龄放开等新措施,都让人切身感到,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十年前研究生绝对是“精英”,全国在校生只有9.4万人,2001年这一数字已超过了39万,“考研”已成了高校和社会最时髦的字眼,今年秋季又将有近20万学生进入研究生队伍。十年前,“MBA”鲜为人知,今天培养MBA的学校已从当时的两所发展到今年的62所,录取MBA学生达3万人。而“EMBA”(在职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等国际职业学位教育也跳入人们的视野。仅MPA一项,200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4所高校开始招生,目前已有在校学生2400人。

  同样的变化发生于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从陌生到逐步被人们接受,即而渗入人的社会生活。素质教育付诸实施,从智力至上到强调创新,教育消费市场火爆,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稳步走进市场,人力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财富。这十年,继续教育变革的风潮丝毫不亚于正规教育,终身教育开始被中国人理解,继续学习成为时尚。高层次的有各种专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如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资格认证考试)、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资格认证考试)、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IBL)、国际行销职业资格证书(IIEM)等等;中低层次的有各种技能培训班、语言培训班、学习班;学习途径也早已突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模式,自学考试、电大、函授、网上学习任百姓选择……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尚难以完全衡量教育变革的成效,但过去的十年确实是建国以来教育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教育工作最受到全国、全社会重视和关注的十年。

  中国百姓蓝皮书3

  焦点一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教育首次成了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最大的教育增长是最近几年的事。自1998年起,连续五年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走出了低谷,持续6年保持增长,由1995年的2.41%提高到2001年的3.19%,但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

  焦点二

  -截至2001年年底,全国实现“两基”县数已达2573个。全国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8.6%,全国青壮年文盲由1990年的6171万下降到3000万以下,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

  -“两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严重问题。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再加上初中学龄人口高峰的到来,使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更加尖锐。

  焦点三

  -实行素质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它并非是一个新概念。但由于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教育的确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育模式、评价制度和招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而且涉及国家的教育目标、教育体系、人才选拔、教师队伍以及社会观念、社会用人制度、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变革。

  焦点四

  -18-22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5年的7. 2%上升到2001年的13.3%。高等学校的连年扩招,是近年来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百姓生活的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扩招通过重视对教育和“人”的投资,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方位的增长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足足加快了10~15年。

  焦点五

  -过去“精英化”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使得我国许多高等学校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大城市是人满为患、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急需人才的小城镇等广大的基层单位却是毕业生分不进去。近几年来高等教育不断改革较为雷同的办学模式,通过学校分类指导和学科调整等多种形式,不断以教育的多样性满足着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在“211工程”建设基础上,中央政府从自1998起的中央本级财政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年增长的1%中,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被支持学校已达30多所。同时,发展社区型、职业型技术学院,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培养大批适应市场的实用型人才。

  焦点一

  教育地位上升,投入持续大幅增加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尚难以完全衡量教育变革的成效,但过去的十年确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教育工作最受到全国全社会重视和关注的十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7年,党的“十五大”深刻阐明:“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教育首次成了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既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也是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奠基工程,同时也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基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小平同志的两段名言脍炙人口。那就是“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些精辟论述奠定了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努力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从1978-1998年的20年间,国家财政支出从1122亿元增长到10711亿元,增长了8.5倍,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从76.2亿元增长到1565.5亿元,增长了19.6倍。预算内教育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6.8%提高到14.53%。

  最大的教育增长是最近几年的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连续五年,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大部分省市也比照中央的做法提高了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走出了低谷,由1995年的2.41%提高到2001年的3.19%。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4.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的统计数字)相比,差距有所缩小。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3849.08亿元,比1995年的1877.95亿元增长了1.05倍。财政性预算内教育拨款2085.68亿元,比1995年1193.8亿元增长了0.75倍。

  教育经费的增加,较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中小学校舍面积增加很快,危房面积的比重大大下降,从1980年的13%下降到1998年的1%。中小学生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有了较大提高。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也有了比较好的更新和补充。

  但是目前,政府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尽管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01年走出2.4%左右的低谷,上升为3.19%,我国在不断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还采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投入的体制,非政府性投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已从1990年25.7%上升到2000年的38.4%。但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仍然甚大。20世纪末,世界这一指标的平均水平为4.8%,发达国家基本稳定在5%~6%,而发展中国家也平均超过了4%。

  焦点二

  “两基”巩固提高任务繁重

  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基本扫除文盲(简称“两基”)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工程,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在国家对“两基”工作的“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片规划、分类指导、分布实施”方针指导下,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实现“两基”县数已达2573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浙江、辽宁、吉林、福建、山东、河北等11个省所辖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8.6%,全国青壮年文盲由1990年的6171万下降到3000万以下,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成人文盲由1990年的1.82亿下降到1.3亿,成人识字率由77.7%上升到85.5%,如期实现了“两基”奋斗目标。

  在我们这样近13亿人口,经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大国实现“两基”,是一项极为复杂而艰巨、宏伟而光荣的事业。这个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称羡,受到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的高度评价。

  “两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严重问题。到2000年,我国还有520多个县未“普九”,其中未“普六”的县有100个,全国尚有8500万成人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还有2000多万。这种情况大部分集中在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两基”工作进入愈加艰苦的攻坚阶段。同时,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再加上初中学龄人口高峰的到来,使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更加尖锐。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以来实际上主要是县乡和农民的责任,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由于乡财力薄弱,难于承担当地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中小学危房面积大且呈上升势头,不少已“普九”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滑坡严重。扫盲教育课程和教学还不能满足农民的学习要求,不能有效调动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2000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困难地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使上述问题有所解决。但“两基”仍旧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长抓不懈。

  焦点三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实行素质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它并非是一个新概念。但由于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教育的确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从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作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几年在推进素质教育上作出了重大努力。

  第一,加快了课程教材改革,迅速更新教学内容。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于2001年秋季开始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经发布,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印发。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全面启动。2001年秋季,第一批新的教科书已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实验区内使用。删减重复、陈旧和过深的课程内容,补充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改变教材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的状况,整合原有的课程门类,在小学阶段增设外语、信息技术课等,重视实践教育,在农村推行“绿色证书”教育等,开始成为新教材的重要内容。

  第二,改革招生考试评价制度。高考制度改革包括高考科目设置,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阅卷和录取方式,重点是实施计算机网上阅卷和网上录取,使高考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高考内容改革,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着眼点是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考形式改革,积极探索一年两次高考的改革。高考改革进展顺利,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欢迎。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第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第五,优化教师队伍。

  更重要的是注意调整宏观教育结构,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减轻升学竞争的压力,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创造一个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

  尽管存在着某些认识误区、疑难问题和执行中的偏差,但素质教育在一步步地推进。

  焦点四

  高校扩招百姓受益

  三年前,高校准备扩大招生规模的消息给无数家庭送上了一份“厚礼”。1998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3%,初中毛入学率为8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1.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可见,随着国家“两基”战略目标的逐步完成,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业已达到了比较满意的程度,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还比较低,教育规模偏小。党中央、国务院适时作出了战略决策,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进一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

  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共招本科、高职(专科)学生215.7万人,1999年为284.2万人,2000年为390万人。2001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为464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96万人,分别比1995年的92.59万人和91.38万人增长了183%和114%。18-22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5年的7.2%上升到2001年的13.3%。高等学校的连年扩招,是近年来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百姓生活的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首先,扩招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教育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扩招满足了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例如,经过三年持续扩招,普通高等学校年招生量增加了160万人,增长了一倍以上,平均年递增34.0%以上;而1985-1998年十三年年招生量共增加46万人,平均年递增4.4%。

  此外,扩招还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从单纯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向兼顾大众对教育的需求转变;促进了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整体优化;促进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特别是民办教育的发展。例如,1998年由社会力量举办的能够颁发毕业文凭资格的高等学校仅仅16所,而到2001年底就已达89所。

  可以说,扩招通过重视对教育和“人”的投资,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方位的增长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足足加快了10~15年。

  焦点五

  高等教育大国但不是强国

  大学扩招了,学生入学的门槛放宽了。但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的招生名额毕竟是有限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志愿和兴趣对上何种类型的学校,和何种专业作出选择。伴随着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国家通过加强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努力促进高等教育机构间合理的层次分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并为广大老百姓升学、就业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机会。

  事实上,高等学校通常有学术型为主和职业型为主的差异,它们在功能和服务对象上有着较大的不同,在办学、管理、发展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国际上一般有如下三种典型类型的高等学校:一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教学与科研并重,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研究型大学;二是以教学为主,以本科为主的一般高等学校;三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主的专科学校、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短期职业大学等。三种类型的高等学校的投入和办学条件不同,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同,培养人才的层次和侧重点不同,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过去精英化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使得我国许多高等学校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大城市是人满为患、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急需人才的小城镇等广大的基层单位却是毕业生分不进去。面对人才和市场方方面面的挑战,近几年来高等教育不断改革较为雷同的办学模式,通过学校分类指导和学科调整等多种形式,不断以教育的多样性满足着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通过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加强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向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冲击的攻坚骨干。我国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促进一流大学的创建,在“211工程”建设基础上,中央政府进一步决定,从自1998年起的中央本级财政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年增长的1%中,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被支持学校已达30多所。一流大学建设以及以其为主要基地扩展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不仅对整个高等教育的扩展有利、对满足经济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创造新型就业岗位有利,而且会极大地增强国家的综合能力及国际竞争力。

  通过积极发展社区型、职业型技术学院,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的应用因素,面向市场、企业、基层和农村培养培训大批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发展、多样化和特色化,国家已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设置权下移给省级政府。因此,2001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达386所,在校生72万人;全国专科生总量已达639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的54.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受过专门训练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正在形成。

  焦点六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推行计划经济,陆续把私立学校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形成由政府包办教育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民办学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截至2001年底,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已达56274所,在校生923余万人,民办学校已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等各个层次。但我国真正形成一个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焦点七

  -1993年10月颁布的《教师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必须要持证才能上岗。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中等师范教育机构逐步被高等教育机构所替代。

  -1999年全国教职工年平均工资达8474元,比1995年提高了56%。各地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力度加大,城镇教师家庭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师队伍稳定,教师工作已逐步成为社会上令人称羡的职业。

  焦点八

  -在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1994年起,先后动用总理预备金和紧急财政拨款10.45亿元,专项用于中央部属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1995年和2001年国家先后组织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两个工程中央政府共投入89亿元,其中,60.7亿元投向属于“普九”困难较大的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九个省、区。

  -目前全国的流动人口近1.5亿。大批的流动儿童,在求学的路途中遇到了困境。“说什么也不能让流动人口子女成为新文盲!”

  焦点九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大多数学校都经历了“三步走”的历程。一是买几台PC,用于办公和备课;二是建立电脑教室;三是在多媒体电脑教室的基础上,建立校园网,进而与Internet相连接,享用网上资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网络已经通达全国160多个城市,联网的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达900多个,联网主机120万台,网络用户800多万,成为国内仅次于中国电信的第二大互联网络。

  焦点十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物质生产相对丰富,优质教育成为中国老百姓感到十分紧缺的产品。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知识激增,将人生分成学习和工作两个截然分开的阶段已经成为历史,人们永远告别一次学习定终身的时代,而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对此,我们要立足于基本国情,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

  焦点六

  民办教育发展迅速的十年

  近十年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推行计划经济,对私立学校(教会学校)采取改造政策,1951-1952年间,陆续把接受外国津贴的中、高等学校收回自办。1952年至1954年,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形成由政府包办教育的体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民办学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截止到2001年底,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已达56274所,在校生923余万人,教师达42万。全国民办幼儿园共44526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39.9%;民办小学4846所,占全国小学总数的1%;民办中学4571所,占全国中学总数的5.7%;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202所,其中,经教育部或教育部授权省(区、市)批准的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学校89所,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436所。

  民办学校的办学类型呈现多样化态势,民办学校已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等各个层次,其中既有独立设置学校,又有混合设置学校。举办者成分复杂,既有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也有公民个人和海外人士,既有独办,也有合办。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规格、门类齐全、灵活多样的办学体系。

  民办学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它们的竞争异常激烈。

  八十年代老一代办学人靠几位退休教师,租几间民房凑成一所大学的现象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新一代办学人,他们多数具备高素质、高学历、有魄力、观念新等优势。这些人办学起点高,重投资,目光远大,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他们是民办教育的精英,也是中国民办教育的希望。

  但我国的民办教育还仍处在提高质量、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塑造品牌、树立信誉的阶段,真正形成一个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6月24日,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该法的立法宗旨是:确立民办教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保护举办者、民办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等。相信该法的正式颁行,必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迈出更大的步伐。

  焦点七

  百万年薪聘教师意味着什么

  从前,老百姓的观点是“家有二斗粮,不当小孩王”,然而近几年来一个前所未见的现象出现了,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考生的基本素质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不仅师范院校毕业生,很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都愿意选择教师职业。地位提高、工作稳定、收入不菲是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

  全国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高薪招聘教师的广告频频见诸报刊,为吸引海外学子回国任教,许多省市纷纷举办大型招聘会,以条件优厚、待遇优厚诚邀海外学人回国任教或从事科研工作。有的省领导干脆亲自带队到海外直接招聘。2002年4月28日,清华大学向28位海外华人学者颁发讲席教授聘书。据报道,每人年薪100万元人民币,每年将在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工作3到4个月。“百万年薪聘教师”,一时成为街头巷议的焦点。人们曾经期待的——教师是人们最羡慕的职业,正在成为真正的现实。

  20年前,对教师队伍的基本估计是“数量不足,待遇较差,地位低下,素质不高,队伍不稳”。中小学教师队尤甚,而且还多了个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民办教师问题。

  据统计,全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具有《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的比例从1978年的47.1%、9.8%、45.9%分别提高到2001年的96.81%、88.72%和70.71%。同时,教师队伍的职务、年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

  民办教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1978年,民办教师高达464.5万人,占教师总数的55.3%。从80年代中期,各级政府按照“关、转、招、辞、退”的方针采取措施解决民办教师问题。1994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工作目标。据统计,80年代中期以来,共有约212万名民办合格教师经考核考试转为公办教师,中等师范学校招收民办教师约71万人,经考核辞退不合格民办教师约66万人,离岗退休的民办教师逾20万人。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1993年10月颁布的《教师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各地区依照教育部《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对从教人员和新进入教师岗位的人员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意味着教师职业,像律师、医生、会计师等专业一样,都必须要持证才能上岗。

  为使教师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部从1999年以来,积极推进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教师职前培养层次结构重心逐步上移,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逐步过渡,提高各级教师的学历层次。经过几年努力,一个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发式教师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等师范教育机构逐步被高等教育机构所替代。

  近些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总体上有较大提高,部分地区提高的幅度更大。1999年全国教职工年平均工资达8474元,比1995年提高了56%。各地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力度加大,城镇教师家庭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师队伍稳定,教师工作已逐步成为社会上令人称羡的职业。

  焦点八

  对处境不利人口的教育倾斜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1994年起,先后动用总理预备金和紧急财政拨款10.45亿元,专项用于中央部属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与此同时,自1987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和各地人民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5个方面。教育部还要求各高校都要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予以资助。与此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有关方面,也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活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拥护和广大学生的欢迎。

  为保证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不会因贫困而失学,我国政府规定从2001年起,在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试行“一费制”,即在全面清理农村中小学乱收费,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标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这两项收费和中小学信息、英语教育的基本需要以及农村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由中央有关部门规定一个最高的收费限额。除此之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其他费用。2002年“一费制”的最高限额标准是:每生每学年农村小学为160元,农村中学为260元。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可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实际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等因素,适当浮动收费标准,浮动范围不超过20%,浮动不得“就高不就低”。“一费制”实施后,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有效地减轻了。

  近年来,我国对处境不利人口的教育加大了倾斜力度:

  ——1995年,国家组织实施了第一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年国家继续组织实施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两个工程中央政府共投入89亿元,其中,60.7亿元投向属于“普九”困难较大的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九个省、区。

  ——1997年国家设立了“国家义务教育人民助学金”,4年累计有1.3亿元优先用于资助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学生就学。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采取减免杂费、书本费、寄宿费、生活费等特殊措施确保家庭困难学生就学。

  ——举办内地西藏班。17年来,累计招收初中生24294人,中专、中师、高中生15666名,高校本专科生3496人。

  ——举办内地新疆班。2000年起,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举办内地新疆班,已招收2000名新疆各族初中毕业生到12个城市所属的13所普通高中学习。

  ——实施东西部地区和学校对口支援工程,参与对口支援的东西部各1000所学校以及有关的人员、物资均已落实。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教育技术西部行”、“西部地区高校高级访问学者专项计划”等活动。

  ——实施双语教学。目前全国约有1万多所学校实施双语教学,在校各民族学生600万人。

  ——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目前全国的流动人口近1.5亿。与此同时,大批的流动儿童,在求学的路途中遇到了困境。“说什么也不能让流动人口子女成为新文盲!”

  确保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成为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001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目前,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进入公办学校插班借读。第二,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第三,进入“简易学校”就读。对于那些办学条件、教学状况相对好一些的学校,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使得他们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而对于那些办学条件极差,办学行为极不规范的学校,应当予以取缔。

  焦点九

  信息技术开辟教育新纪元

  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界,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挂图投影,到信息化校园,在这个动态演进过程中,信息化逐步上升为新世纪各国教育变革的新标志。这场由新技术革命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正在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大多数学校都经历了“三步走”的历程。一是买几台PC,用于办公和备课;二是建立电脑教室,用于学生学习电脑,进而发展为多媒体电脑教室,用于进行各科教学;三是在多媒体电脑教室的基础上,建立校园网,进而与Internet相连接,享用网上资源。

  近五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呈现明显加快的态势:从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几十所网络学院建立,到对各类高校明确提出15-30%的课程要用多媒体教学;从在全国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到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校校通工程”的推进,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都反映着我国教育技术正在疾步追赶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浪潮。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以缩小“数字化鸿沟”的努力,向世人展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仅就基础教育的统计,1999年我国有近6万所中小学校开设计算机课,到2001年底已增加到1万所;计算机校园网与1999年的统计相比,从3000多所增加到11071所,全国中小学已装机百万台,上千所学校建立了教室局域网,百余所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另外,还有450所高校实现了与中国教科网及Internet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网络已经通达全国160多个城市,联网的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达900多个,联网主机120万台,网络用户800多万,成为国内仅次于中国电信的第二大互联网络。

  焦点十

  中国迈向终身学习时代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学习之邦是个什么概念?它是以终生教育思想为理念、以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符合国际教育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够充分满足全体公民终生学习需要的开放的、立体的、现代化的终身学习时代。

  进入21世纪,终身学习渐成时尚。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物质生产相对丰富,优质教育成为中国老百姓感到十分紧缺的产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激增,要赶上时代就需要学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改革开放到中国加入WTO,经济在转型,社会在转型,个人要提高自己就需要学习;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竞争加剧,要想有个理想的职业就得学习。现在这个时代,讲究持证上岗,当律师要持证上岗,当会计要持证上岗,当技术工人要持证上岗,起于北京大兴农村的“绿色证书”已经在全国普遍推广——如今想要当个能赚大钱的农民也要持证上岗。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考证班、外语班火爆,许多人把“五一”、“十一”的长假旅游改为长假学习。到新东方外语学校大厅,报名学习外语要提前半年以上。在中国,每个公民都感到没有知识不行,学无止境。人们永远告别一次学习定终身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基石。职业生活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在学校获得学历或文凭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职业空间,提升职业能力。对此,我们要立足于基本国情,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

  -报告撰写人/周满生

  -报告部分初期撰写和资料提供/高书国王燕马陆亭汪明王蕊孙洪涛玉丽

  (特约编辑:明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199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 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2000年全国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2000年全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
· 中国统计教育培训网:开展远程培训从业人员
· 2001年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
· 2001:最活跃的十大IT技术趋势
· 2000年普通高等教育基本情况
· 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名单
· 2000年全国特殊教育基本情况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