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教育:这样在无声无息中进行
2003-01-29    记者 刘华蓉

字体大小:

    北京大学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的建校历史只有两年多,是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深圳市政府三方合作的深港产学研基地中的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历史之短成就了北大附中分校校园建设之“新”:学校的教育设施按照现代化、信息化、高质量的标准建设,和国内其他任何中小学相比,这里的设施和环境都是一流的。但不同的是,因为办学者的精心设计和其身后浓烈的北大背景,这所学校在短短的时间里形成了新建学校难得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校长刘引介绍说:学校将北大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现代教学设备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将北大的人文精神贯穿于学校环境的人文设计之中,构建了以北大文化为精神内核、以现代建筑和环境布局为载体、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的校园文化。

  这种对校园文化的关注和精心设计也影响到了北大附中分校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特色。北大附中分校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物,建校后,学校提出,要努力提供优质教育,追求“三高三特”:教育教学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学生有个性特长、教学有独特风格、学校有办学特色;要建立“发展教育”的模式,坚持将发掘学生创新潜能与发挥学生主体精神相结合,从评价标准上兼顾学生的合格发展和创造发展,从活动途径上兼顾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合作发展,从环境创设上兼顾学生课堂发展和时间发展,从课程设置上兼顾常规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发展。

  在这里采访时,学校的建筑设计风格、校园内的北大文化影响、学生的众多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机会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印象一:带着教育思想的校园建筑

  北大附中分校的建筑空间文化不仅体现着建筑美,还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思想,这使它的校园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还具备了教育内涵和特色。刘引说:这源于学校建设之初,教育工作者和建筑设计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由教育者和建筑设计师共同认可的建筑方案更多注重了适应教育特点、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怎么让这所新建校变成一个育人胜地?这里独具特色的校园建筑群把现代建筑艺术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着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设计原则。整个校园建筑被室外的回廊连接成一个建筑群,不仅布局紧凑,而且引人入胜,封闭、半封闭、开放空间递次展开,加宽的走廊、局部打开的空间、屋顶花园、室内外庭院等营造了一个开放而和谐的环境。未名学园、博雅学园、承泽园……这些每个北大人熟悉的园名让人感觉好像进入了北大校园,但是与北大相比,这里的“园”显然要“袖珍”得多:园园相通,但又各有特色、各有功能:教学空间、展示空间、休闲空间、体育锻炼空间、阅读和实验空间……每个空间既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又在看似不经意中体现各种教育设计,空间上的灵动感被更多教育内容丰富了,利用楼梯间、长廊、墙角和开放空间,学校创设了各种教育园地,从人文、社会、科学到艺术,从知识性内容到学生成果和活动展示:学生课间可以自由弹奏的钢琴放在走廊回旋处——这里比较开阔,有足够的空间;学生可以自由查阅的电脑在走道拐弯处;24小时供学生自由使用的实验设备在不同教学区回廊的交接处,不同年级的学生到这里都很方便;各种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展示在他们自己的教室附近,师生走过这里,都要驻足观看;走廊上方有漂亮简朴的横梁,写着各种名言警句——看似不经意的设计,充满了匠心。

  优美的、充满绿色的室外环境和精心设计的建筑空间结合到一起,使北大附中分校的校园成了一个美丽的庭院,环境幽雅、气氛和谐,学生喜欢这里,教师也喜欢这里。

  印象二:让理想和豪情悄然萌生

  北大附中分校不仅让校园建筑设计充满了教育内涵,还让每个空间充满了文化韵味。因其诞生源自于北大,北大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便成了北大附中分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宝贵资源。在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学校以北大文化为主线,对校园环境进行了人文化设计,北大文化成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成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

  北京大学的影响和痕迹在这里处处可见,学校主体空间由一门、五场、六园、八路组成,它们的名字大多与北大有关。进入正门,是一座S形的九门牌楼,名“科学门”。牌楼下面是民主广场,寓意学生踏入科学的大门,走进民主开放的校园。小学部教学区自成一体,被命名为未名学园,既取之于北大未名湖,又寓意着小学正是人生起步阶段,是大有作为的开始。与之相连的中学部名为博雅学园,既源自于北大校园内的博雅塔,又寓意着寄希望于中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和行为品格上做到博、雅。校门左侧是严复路,右侧是元培路,教学楼两侧和背后有胡适路、鲁迅路、大钊路等,还有朗润园、鸣鹤园、蔚秀园等植物花园……这些以北大历史和特色景观命名的设计,使这所新建学校从一开始就变得与众不同。

  到这里求学的学生刚进校门,在新鲜感中会渐渐萌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随着学校开展的有关北大文化的教育会变得更加强烈,立志成才、报国为民的理想和豪情在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中悄然萌生。在北大文化的熏陶下,自豪、上进、奋发图强成为这里最普遍的校园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学生身上,还从这里的教师身上表现出来了。

  印象三:书架摆在教室外的长廊上

  对北大附中分校的学生而言,最幸运的也许不是有进入这样一所办学条件一流而又带点北大气息的学校就读的机会,而是他们在这所学校里可以得到更多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机会。这种机会同样来自于学校精心的教育设计。

  在这里,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首先体现在学校大部分教育资源完全向学生开放:图书开放,电脑开放,实验设备开放,艺术教室开放,学生随时可以进入,随时可以使用。

  图书馆以一种新的开放方式出现了:当一些中小学因为种种原因将图书束之高阁的时候,北大附中分校却做到了让书籍散之于学生中,将一部分藏书分散到各班级。从小学部到初中部、高中部,班班教室外都专门配置书架和长凳,每个班级教室外摆放100多本图书,不仅本班学生可以自由取读,甚至经过这里的其他班级的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驻足读书。学校注意图书的循环和交流使用,在不同班级之间,图书隔一段时间交换一次。图书馆工作人员还会不时添置新书籍,将更换后的书籍回收进图书馆,仍然可以供师生借阅。

  供学生自由取阅会不会造成书籍的损坏和丢失?这个让很多学校担心害怕的问题在北大附中分校被彻底解决了。学校采取学生自己管理的办法,由班级推举学生担任图书小卫士,负责图书的维护和保养,并通过评选优秀图书小卫士形成了学生以管理好图书、自觉爱护图书为荣的风气。刚开始,图书偶尔还有丢失或损毁的情况,渐渐地,大家开始喜欢并习惯了这种自由阅读的方式,形成了爱书护书的自觉性。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阅读的机会,如今,不少学生已经习惯了课余在教室外面的长凳上坐坐,随手从书架上拿本自己喜欢的书翻翻,一些学生渐渐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自由取阅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阅图书方式,还变成了一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途径。

  印象四:实验室没墙,艺术教室不上锁

  不仅图书自由取阅,这里还有供学生自由使用的实验设备。在学校教学楼三楼的“自主发展空间”,有一个小小的开放“实验室”,也许说是实验角更确切,因为它设置在走廊最开阔的地方,虽然有近20平方米,但是并不是一间屋子。除了倚墙而设以外,周围没有任何进入屏障,既无门,也无墙,也没有教师在一旁监管。在宽大的实验桌上,各种理化仪器设备、模型、生物仪器和标本一应俱全,教师对这里的管理仅仅是按照学生上课进度,不时添加和更换一些实验设备。下课了,喜欢做实验的学生爱到这里鼓捣一番,有些好奇的低年级学生虽然还没有开始学习做实验,也喜欢到这里东摸摸,西瞧瞧。

  在走廊一角,还有供学生自由使用的钢琴。课间,有的学生会到这里洋洋洒洒奏一曲,有的学生和教师则会站在一边欣赏片刻。

  不仅如此,校长刘引还告诉记者:设施完备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琴房等都是供学生自由使用的,课间、放学后,只要学生喜欢,他们都可以进入这些教室练习。除了学生夜晚休息和放假,这些教室是不上锁的。

  印象五:考试无人监督

  无人监考并不是新事物,但是这里从2000年开始,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普遍实行无人监考制度,把无人监考变成了校园常规活动,变成了一种育人途径。初中语文教师王丽红第一次组织学生考试时,对无人监考将信将疑,放心不下,当学生考试时,就偷偷到教室外面观察,数次下来,发现学生都“很规矩”,居然真的没有人作弊。老师惊讶了,问学生,学生说:没人监考,老师信任我们,让我们反而不好意思作弊了。今天,北大附中分校的无人监考使考试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考试,也变成了对学生诚实、守信品格的检测,成了学校推行学生自主教育、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印象六:学生总是唱主角

  在这里,家长会的热烈和学生的活跃也令人耳目一新:这里的家长会,过程基本由学生控制,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人人争当主角。一改传统家长会上常见的学生沮丧害怕,家长紧张担心,教师唱独角戏的景象。初一班主任孙立春老师说:在这里,家长会不仅仅是家长会,还可以是学法交流会,可以是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

  弹性课程设置和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和特长课:打击乐、小提琴、钢琴、京剧、足球、篮球、国画、摄影、航模、计算机、围棋……

  学校还充分提供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广播站、科学社、环保沙龙、爱心社、英语角、读书角、作业展等,让孩子们学会了交流、表达,找到了表现自我的舞台,可以尽情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校长刘引告诉记者:办学校,一定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北大附中分校提出了新的“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和追求,在这里,学生总是唱主角,加强学校管理是为了学生,上述众多自主选择机会中的看似“没人管”也是为了学生。

  学校精心营造的自主教育环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律精神和自主意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上自主,能够主动研究和探索;生活上自立,能够主动帮助和服务他人;行为上自律,能够主动约束和反省自己的行为;交往中自强,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和交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四川民族地区受教育人口大幅增加
· 朱镕基:西部开发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哈尔滨:性教育展引来万余人参观
· 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 众多世界名校亮相2002国际教育合作周
· 2002年国际教育盛会十月亮相北京
· 百名专家共同关注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创新
· 山东启动民族精神教育
· 四川推进民族教育跨越发展
· 青少年心系红丝带爱心倡议活动启动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