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公共教育政策,是国家引导和干预教育的主要方式。
如何把握战略机遇期,科学、民主、高效地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中国教育政策,规划教育的健康发展,激励教育制度的创新,关系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
那么,小康目标已定,我们制定政策的重点何在?
党的十六大在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发展,体现了它的全局性、全体性、全面性,即小康目标是全社会、全民族的综合发展目标,是长远战略目标;小康不是部分而是全部地区的小康,不是部分而是全部人的小康;小康不仅是经济上,而且是政治民主、科教发展、文化繁荣,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其中,教育不仅是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而且“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近百年来,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普及和发展教育,各国无一例外地借助国家的力量对教育实施计划、指导、协调与控制。各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主要通过制定教育政策来实现。因而,教育政策制定成为国家引导和干预教育的主要方式。如何把握战略机遇期,科学、民主、高效地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中国教育政策,规划教育的健康发展,激励教育制度的创新,关系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
全面实现小康的教育目标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具体可以分解为数量与质量、结构、体制目标等几个方面。
国际上衡量国民教育发展水平通常以文盲率、人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入学率、就业人口教育水平等为主要指标。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的目标,预期到2020年,我国人口文盲率降到3%以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左右,就业人口教育水平高中达到30%,大专及以上达到2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35%,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与国际水平相比,处于中等国家水平。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而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的核心,乃合理的教育结构。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首先是其层次、类型、形式、规模、科类、课程等结构与特定社会的经济、人口、人才、技术、就业等结构相配备;其次,教育结构之间要能够相互提供保障和支持,能够相互拉动和推进;同时有利于高效、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因而,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如何更好地衔接;高等教育结构如何更好地反映市场需要,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等,都是教育结构要处理好的重要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体制目标,在于形成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机制,形成高效、灵活、开放、激励创新的体制。我国教育体制的四大弊端统一、集权、封闭、呆板,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要求来看,改革仍需不断深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改革的最大挑战是对教育体制特别是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挑战。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我国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教育资源的主要支配者,其改革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进程,继续垄断着教育供给,继续把审批作为对教育进行管理和监控的主要手段,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实现小康教育目标的重点与难点
确定教育政策必须有重点。基于北京市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与全国小康预期目标的比较,并从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若干“瓶颈”来看,实现小康教育目标较近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如下方面:
高中教育发展滞后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中等发展水平国家高中教育的人力资本回报率是最高的,而且可以缓解初中毕业生就业压力。2001年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对174个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统计,人均GDP在800-10000美元之间的中等发展水平国家有77个,韩国排在第一(9443美元),中国排在最后(921美元)。在这些国家中,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小学毛入学率、中学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年限平均分别为:42%、93%、67%和8年。我国的小学毛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年限都高于平均数,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因我国未采取该统计口径,估计在65%-70%,其中初中毛入学率88.7%,高中不到43%,由于适龄人口统计的复杂性,另一统计口径得到的数据是38%。随着高校扩招,高中升学率已达到60%以上,高于初中升学率53%的比例。高中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未来的五、六年中,高中阶段正值人口高峰期,初中毕业生将从2003年的2000万,增长到2005年的2500万,并且持续到2010年前后。如果高中毛入学率要在2005年增长到60%,高中在校生就要从现在的2000万增加到4500万左右,才能满足要求。校舍和教师是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师84万人,师生比为16.7:1,职业高中有教师26.9万人,师生比为14.3:1。如果以18:1的师生比来算,还需要补充专任教师110多万,每年需要补充20多万新教师。
地区差异巨大
从教育发展的若干主要指标来看,我国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有差距,但并不十分突出。而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巨大。这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主要障碍。这与经济的发展形成相互拉扯的关系。近20年来,我国城乡收入比明显拉大:1980年为2.8:1,1988年为3.1:1,2002年为5:1。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乡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程度的差异。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城市文盲率为5.22%,农村文盲率却达到11.5%,就业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7.33年,但农村平均只有6.85年,城市为10.2年;2001年我国初中升学率达到53%,有6个省市升学率超过70%,超过53%的有16个,有15个省市低于53%,还有2个地区低于40%。十六大报告要求:“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要使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采取果断措施遏止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的趋势,迅速提高农业人口的教育水平。
移动人口教育问题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农村人口比例过大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低,在各项指标中是比较突出的。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基本都降到了10%以下,根据1992年的统计,英国为2%,德国、美国3%,日本7%,韩国17%。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当一国人均GDP达到2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7%,当超过8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0%。但2002年我国农村人口仍高达67%。从1980年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4%增长到32%,根据这个增长幅度和“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的现实要求,到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可望下降到50-45%。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那就意味着有近3亿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由于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偏低,劳动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只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如何使转移人口的教育水平跟上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另外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农村转移人口的教育问题,我们认识上严重滞后,更缺少制度化的措施。
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
教师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保证。从整体统计数据上看,我国教师的学历提高非常快,2002年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已经分别达到96.8%、90.4%和72.9%,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学历的达到27.4%,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达到19.7%。但城乡相差悬殊,层次越高,差距越大。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上海、北京分别达到95.6%和91.2%,但低于70%的有11个省,其中江西、甘肃、青海低于60%;小学教师专科学历北京已达到52%,而低于20%的有10个省,初中教师本科学历北京、上海已分别达到53%和64%,而河北、广西、贵州才分别达到13.6%、8.9%和10.9%。学历不合格的教师主要在农村。由于农村经济困难,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困难,农村对教师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是合格教师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下不到农村学校,农村教师质量无法保证。今天的教师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明天的学生素质。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