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中俄永远是朋友”——中国儿童赴俄疗养纪实
2008-08-14    半月谈 魏忠杰

字体大小:

  8月5日,在俄罗斯克麦罗沃州的“西伯利亚童话”儿童疗养中心,辅导员老师与来自中国甘肃地震灾区的学生依依惜别。当天,93名来自甘肃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生结束在俄休养,启程回国。 新华社记者董爱波摄

  受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邀请,来自四川、甘肃和陕西地震灾区的近1000名学生于7月中下旬分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6处疗养点疗养。按照计划,明年还将有500名中国儿童赴俄疗养。这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盛情接待:细节处见真情

  位于俄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共接待了364名学生和34名带队老师、队医及翻译,是接待中国地震灾区学生最多的疗养点。儿童中心主任维塔里·马尔佐耶夫说:“我去过中国好多次,知道中国四川的孩子喜欢吃米饭和辣椒,知道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

  为了接待好总统邀请来的特殊客人,“海洋”儿童中心在各方面做足了工作。孩子们吃剩的饭菜,儿童中心食堂绝对不再给孩子们吃,以保障饮食卫生;一发现哪个孩子有任何身体不适,即使症状特别轻微,也立即送进医院观察或治疗。安全方面,儿童中心每天都有保安及警察昼夜值勤,儿童中心外的公路入口处,有交警昼夜值班,保障行人安全。

  在儿童中心主楼内,很多地方贴着主人特地准备好的汉语提示,连插卡电话如何拨打都用汉语写得清清楚楚,易建联、刘翔等体育明星的照片和北京奥运会题材的照片随处可见,营造了浓浓的中国风情。

  “海洋”儿童中心还从远东国立大学请了40名学习汉语的大学生,给孩子们做翻译。翻译陪着孩子们上每一节课,做每一个游戏。晚上也有翻译在儿童中心值班,防止出现任何意外情况时发生交流障碍。

  熟悉中国饮食习惯的马尔佐耶夫主任还特地从哈尔滨请来了两名中国厨师,孩子们天天都能吃到辣椒酱和米饭。儿童中心还把俄餐特色菜轮流让孩子们品尝,通过食品剩下的数量判断孩子们喜欢吃什么。最后发现,孩子们比较喜欢吃美味可口的土豆泥和土豆块汤。

  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都摄入足够丰富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除了每日三餐,儿童中心还为孩子们增加了两顿加餐:在午饭与晚饭之间的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能喝到牛奶,吃到水果;晚上睡觉前,他们还能吃到清凉可口的冰激凌。看到孩子们喜欢吃水果,马尔佐耶夫还指示食堂加大了水果的供应量。

  日程安排:满满当当

  按照日程,孩子们每天上午都要上音乐、舞蹈课和游泳、溜冰、打球等体育课,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参加制作帆船、捏陶泥玩具、做纸板面具、用毛线织布娃娃等,下午还要学习俄语,参加户外活动,并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到海边游泳戏水,晚饭之后还要做一些集体游戏。日程安排可谓满满当当,很少有时间让孩子们独处。

  儿童中心教育处长马尔佐耶娃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让心灵不同程度受地震影响的儿童得到很好的疗养,必须将他们的日程安排得满一些,少给他们单独的活动时间,这样他们就会在参加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并逐渐淡忘不愉快的经历。在他们的心理调节方面,绝对不会安排单独的谈话。她说,孩子与心理医生之间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容易让孩子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时间一长,他们会养成倾诉痛苦的习惯,反而达不到心理调节的目的。

  绵阳市安昌镇小学6年级学生温丹参加了用纸板做面具的手工课,第二节课上,她已经做出了漂亮的蝴蝶面具。她告诉记者,其实她还想参加用毛线织布娃娃的课,但是遗憾的是每个人只能参加一门手工课。记者了解到,像她这样想参加多门手工课的学生不在少数。

  学习生活:紧张又轻松

  在废墟下拿着手电筒读书而感动全国的什邡市蓥华中学学生邓清清说,这儿的课程安排虽然看上去比较满,一节课接着另一节课,实际上,这些课程一点也不让人感到紧张。

  哪怕是看似枯燥无味的俄语学习课,孩子们也不感到单调。在俄语课上,俄方老师分别用电脑幻灯片、套娃和俄式茶炊等道具来调节课堂气氛。为了纠正孩子们的俄语发音,每节课都请两名俄罗斯儿童与中国学生一起上课。等学生们学过一些俄语单词并学会简单对话之后,老师就会让同学们到讲台前模拟对话,并不断鼓励他们大胆说。课堂中间,老师还播放俄语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学习俄罗斯舞蹈。约50分钟的俄语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孩子们学起来也兴趣盎然。

  每天的户外集体活动,孩子们更是在轻松愉快中度过。在这儿,孩子们每天都要玩的体育游戏是丢排球。他们站成两队,分别站在没有球网的排球场两边的方框里,像丢手绢一样往另外一队孩子身上扔球,如果接到了,可以回扔给另外一队的学生;如果碰到球而没接到,则被淘汰出方框。

  在儿童中心带队老师的带领与鼓励下,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许多,能够跟着音乐节奏做出各种简单夸张的舞蹈动作,在音乐或游戏中充分放松自己,欢笑声不断在儿童中心响起。

  儿童交流:撒播友谊的种子

  经过数天的俄语学习,孩子们已经能用简单的俄语跟俄罗斯小朋友打招呼,并借助身体语言进行交流。为了让两国儿童之间增加了解,儿童中心几乎每天都有让两国儿童共同参加的集体活动,让他们相互配合做游戏、进行奥运知识问答、举办篝火晚会、一起跳舞等。

  在7月27日“海洋”儿童中心“中国日”当天,两国600多名儿童在海边沙滩上共同玩游戏,跳藏族、羌族迎宾舞蹈“锅庄”舞。舞蹈完毕,两国儿童久久不愿离开沙滩,他们在一起继续唱歌、跳舞、合影留念。

  孩子们参加集体活动后,往往相互赠送礼物或者自己做的手工制品。虽然中国孩子住儿童中心主楼,而俄罗斯孩子住在500多米远的地方,但他们中的好多已经相互记住对方的名字,并能够“相互走动”,玩到一起去了。

  总体而言,这些从小几乎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四川地震灾区孩子,完全适应了儿童中心的环境,玩得比较开心。也许,温丹同学的一句话可以概括孩子们现在的心情。她说,“我想家了,但是又不想离开这儿。”

  来自什邡市洛水中学的赵建在“中国日”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想,‘中国日’的目的是让俄罗斯的小朋友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让我们结交更多的俄罗斯小朋友,让中俄友谊永远好下去。我们与俄罗斯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便是中俄友谊的标志。通过举办这次‘中国日’,我们认识到,中俄两国之间的友谊是不可磨灭的,永不腐朽的,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中俄永远是朋友。” (本刊记者 魏忠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沐浴关爱之光 立志自立自强
· 中国驻保外交官与华侨代表看望疗养的灾区学生
· 海洋知识夏令营开营 灾区学生在北京认识海洋
· 四川灾区学生在京借读费用全免 已到京过百人
· 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接收安置灾区转移学生
· 各地学校热情接收来自灾区的学生插班就读
· 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 重点帮扶灾区毕业生
· 回良玉:扎实做好灾区学生就学工作
· 四川等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赴俄疗养活动圆满结束
· 刘延东看望汶川地震灾区学生赴匈、保疗养团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