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学习英模教师 弘扬高尚师德:庆祝第24个教师节
2008-09-10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9月10日是我国第24个教师节,也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和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迎来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们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四川、陕西、甘肃等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英模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北京奥运会所激发出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汶川大地震所激发出来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让13亿中华儿女空前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也使这个属于1400万教师的节日显得格外令人感动。9日,温家宝总理邀请中小学教师做客中南海,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教师的关怀和重视,广大教师感到特别温暖。

  5月12日,当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当校舍倒塌的一瞬间,我们的教师用血肉之躯挡住断裂的钢筋水泥板,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向倩、张米亚、杜正香、瞿万容、谭千秋……这些不朽的名字和可亲可敬的形象,无声地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点亮了学生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他们是祖国的骄傲、人民的楷模。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我们深情缅怀他们的事迹,传诵他们崇高的师德。

  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力量。古往今来,高尚的师德在一代又一代教师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师德,是教师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的核心就是对学生无私的爱,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师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为人师表,师德高尚,也是广大教师的人生境界和自觉追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毫无保留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润物细无声地教诲每个学生,引导他们快乐成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尊重爱戴。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先后出台了免除师范生费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等政策,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励教师们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尊师重教在我国源远流长。一些名师所以为世人景仰,不仅在于他们兢兢业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更在于他们言行一致、持身自律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教师如烛,师德如光,足以光照人间。“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中央领导同志的号召,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教师的亲切关怀、对发展教育事业的紧迫要求,也寄托着党和人民对弘扬崇高师德的殷切期望。

  全社会都来尊师重教,教师们也要进一步弘扬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责任、义务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实好这个规范,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这是时代的新要求,也是人民的新期待。广大教师要以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英勇献身、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岗位,奋发进取,教书育人。

  全社会都来尊师重教,就要理解教师、尊重教师、支持教师。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教师节之际,我们真诚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教师,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促进他们和谐发展,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之中。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真水无香,大爱无痕。在教师的节日里,我们以学生的名义道一声:“老师,辛苦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2023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 2019年教师节主题已定,教育部部署庆祝工作
· 全国各地热烈庆祝第33个教师节
· 教育评论:让教师节回归应有的意义
· 教育评论:让教师成为教师节的主角
· 2016年教师节贺卡祝福语
· 最新2016教师节英语祝福语(带翻译)
· 2016年教师节祝福语大全
· 教师节发给老师的经典短信祝福语
· 感恩教师节 礼物、祝福语清单抢先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