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教育规划纲要20字方针解读:目标及其实现方式
2010-12-29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贯彻教育规划纲要 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

  【关键词】 改革创新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摘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改革创新列为今后10年教育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是总结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站在我国教育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坚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教育发展形态新的转变。

  全面把握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当前,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育战略目标的内涵,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未来10年战略目标的实现。

  教育改革要大力推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全面实现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一是教育改革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且要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小康社会的成功建设,不仅要求全社会物质财富增长和生活水平提升,更要求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在内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使社会成员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人的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通过教育改革转变以规模增长为主的发展思路和模式,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教育。当前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主要原因就是发展不够科学、质量不高。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确立和实施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必须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教育改革发展的力量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三是通过改革形成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首先要解决教育内在活力不足的体制机制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体现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和改革目标。

  教育改革要大力推进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必然要求。形成学习型社会,有利于使社会树立高尚健康的发展目标,消解社会中过多过重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相互学习的关系,使学习进步发展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最为重要的人生目标。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教育体制机制更好地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满足人的多次选择、多样化学习的需要。一要形成更加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的目标。建设学习型社会,必然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建设面向社会全体成员、贯穿人生全程、涵盖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以学习型组织网络为基础、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终身教育体系。二要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就要求在不断扩大学校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和青少年社区教育,拓展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健全在职人员进修和教育培训制度,使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各种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需要,适应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劳动能力、知识水平和满足人生发展的需要。三要形成更加完善的终身学习制度环境。这就要求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创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社会环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中国教育的崭新跨越
·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特别报道:重回原点
·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特别报道:大国重教
·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年 体制改革在"深水区"推进
· 《教育规划纲要》落实情况评估报告
·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咋构建?
· 职业教育评估报告(摘要)
·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三周年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三周年:信息技术带来课堂新变化
· 教育部召开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民办教育创新发展座谈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