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一所民办学校,其创办者是一对博士后兄妹。董事长余一清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经管学院博士后,现为一家IT企业董事长;妹妹余一彦是该校校长,留法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所学校对学生实行的是传统文化教育,小学生必须背诵十几部中国传统经典。在“国学热”风靡且屡屡引起争议的当下,该校平时是怎样教学的?是否有应试教育的压力?4月15日,本报记者对这所学校——武汉大方学校进行了探访。
小学生诵读16万字经典
武汉市江夏区青龙山麓,湖光山色间,武汉大方学校映入记者眼帘,门口是国学大师南怀瑾题写的校名。
除了墙上挂着诸多名家的书画作品,每间教室内有一幅孔子像,学校陈设与一般学校并无二致。只是学校课表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课外,还多了中外经典诵读、珠心算、琴棋书画、瑜伽等特色课程。师生见面往往要行鞠躬礼。
“我先背!”一年级(7)班男孩李哲希和小女孩夏含悦,争着向记者背诵《大学》里的句子:“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一百多字的古文语段,背得一字不错。
大方学校的学生每天都要背诵几十字甚至一百多字的传统经典,每天背三遍才能过关。6年里学生必须诵读的经典篇目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共计16万多字。此外,学校还要求学生熟背《新概念英语》。古文和英语全部先背诵,不要求理解,到了高年级再慢慢讲解。
招收学生先考家长
“大方学校的原型,是一间家庭私塾。”学校董事长余一清告诉记者,2002年10月,兄妹俩在家开起“私塾”教自己的孩子读传统经典,后来一些亲友慕名将孩子送来。2003年,他们向武昌区教育局申请,创建了大方学校,当时的校址在武昌积玉桥。后因原校区拆迁,大方学校搬至江夏区。
入学考试先考家长,这是大方学校的规矩。余一清介绍,考家长主要是面谈,主要是了解家长是否与学校的教育理念一致,“毕竟很多人对读经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家长不敢尝试。”
大方学校的学费不菲,每生每学期学费一万多元,如果读六年则要花十多万元。该校实行的是小班教学,每班不超过20人。
据介绍,送孩子来大方学校的家长,不少具有较高的学历,职业有高校教师、机关和企业人员等。一名家长说,送孩子来这里主要是想培养品德修养和内在素质,弥补一些公办学校缺失的东西。
大方学校2006年正式对外招生,当时仅100多名学生,“如今学生数已达700多人,也有家长中途将孩子转走的,不过是少数。”余一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