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教改五大热点:直面改革瓶颈回应群众关切
2012-01-04    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媒体盘点教改五大热点:直面改革瓶颈回应群众关切

  2011年12月30日上午9时,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法制办等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 聚焦:全国人大专题询问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

  “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知情权的方式之一。“专题询问”则指针对特定议题,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地进行问答,比起一般询问增强了刚性和制约力,有利于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

  据了解,此次关于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专题询问,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继中央决算、保障性住房建设两个专题询问之后组织的第三场专题询问。共有12位常委会委员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问题,涉及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人才培养、校园安全等领域,是近年来专题询问联组会议提问最多的一次。大家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正如主持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所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面推进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是新时期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加大投入——

  把钱用在刀刃上使用好管理好

  吴启迪委员率先提问,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我相信能够做到,关键是未来如何建立一个保证教育投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中央政府在教育支出的责任当中占到20%左右,中央政府应当带头充分发挥这种表率作用,努力增加本级的教育支出。各地能否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如期实现4%的目标至关重要。”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说,“2012年和2013年年初,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对各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形成报告上报国务院,以便中央政府进行监督和问责。2012年实现4%以后,各级政府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并构建可持续增长的机制,使教育经费的增长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据张少春介绍,2011年1月到11月,全国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支出达到12332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8%,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1.5个百分点。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也比上年同期提高0.16个百分点。教育费附加征收1231亿元,同比增长46.5%,地方教育附加征收6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9倍。张少春说:“我们判断,今年的趋势比去年还要好。”

  “教育经费有了较大增长之后,如何保障这些经费使用更合理、更科学?是否考虑把国家教育经费详细账目向社会公开以接受监督?”朱永新委员紧接着问道。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总的精神是要紧紧围绕“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任务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项重大工作,把钱用到刀刃上,使用好、管理好。在使用上,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做到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管理方面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资金风险为核心,加强分配制度、监管制度、纪检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使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始终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