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教育时评:老年教育,让夕阳生活更优雅
2016-10-25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壮心未与年俱老”,只要心态年轻,何惧岁月催老?只要不断学习,人生自会开阔

  “活到老,学到老。”继续受教育,既是老年人的权利,也是需求。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做出部署。

  步入人生的黄昏,有人选择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有人选择行万里路,饱览名山大川;也有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同的选择拼接成斑斓多姿的晚年生活。在我们身边,更有不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案例。去年媒体报道,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有一位81岁的旁听生,蹭课六年,只为学画,年轻学子在感佩之余,送上雅号:学霸爷爷。“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说受教育只是年轻人的权利?谁说人到老年只能任凭岁月摆布?学习是一生之事。可惜,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继续受教育是奢侈的,能进入老年大学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究其因,老年大学“一位难求”,比如安徽合肥市老年大学,每到招生之际,报名异常火爆。“一共249个班,所有教室全部坐满,招生人数已极度饱和。”

  一边是旺盛的求知欲,一边是挤不进的校门,这让多少老年人引以为憾?缺老年大学、缺师资力量、缺资金投入,弥补现实中的这些缺憾,既是制度设计的过程,也是制度落地的过程。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早就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此次《规划》的出台,可谓让权益落地。《规划》提出了发展老年教育的五项主要任务,其中摆在首位的即是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弥补短板,迈出扩大资源供给这关键一步,接下来的难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规划》提出,到2020年,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而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在4年多时间里,起码要满足四五千万老年人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这需要教育、组织、民政、文化、老龄委等部门密切配合,也需要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增加对老年教育的投入。

  对子女而言,也有责任体谅父母艰辛,帮助他们获得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比如使用微信、学习上网,等等。同时,要注意避免把“老年教育”变成“教育老年”。老年人阅历丰富,自主意识强烈,如果像训导学生那样训导他们,难免适得其反。再比如,不能简单以为老年人的诉求只是衣食住行,而不愿意正视老年人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此外,也不能让农村老年人成为被遗忘的群体。不少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趋于荒漠化,最需要受教育,却最缺乏条件受教育。

  “保持健康心态和身体,就要靠这样积极进取的精神。从你们的读书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在一家敬老院,看到开展读书读报活动的老年人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壮心未与年俱老”,只要心态年轻,何惧岁月催老?只要不断学习,人生自会开阔。随着老年教育不断推进,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更优雅地老去,拥有更丰富的人生。(王石川)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九部门:大力发展老年教育 重视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 江苏构建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终身教育体系
· 国务院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我国现有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等教育机构近六万所
· 江苏省政府出台政策:到2015年形成终身教育体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