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校车安全
温岭52辆校车成“僵尸车”内幕曝光 至今闲置
2015-01-07    新华网-今日早报

字体大小:

  拿着假文件到工商注册露出马脚

  在庭审现场,汤玉坤一再强调,自己是得到了会长李仁义的“授意”,才会知法犯法,伪造假章和文件。事后,他将伪造的文件交给了李仁义,但他口头上没有明说文件是伪造的,因为觉得会长“一切都明白”。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车子全部到位了,安徽驻台州商会依然没有得到温岭教育局的批文,校车服务公司不能成立。

  温岭教育局在事后的回复称:经过调研,温岭教育局在2013年7月、8月多次召开会议讨论,考虑到浙江省关于学生校车的相关规定以及温岭当地的实际情况,觉得目前成立“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条件不成熟,等到3年过渡期后省政府出台相关具体政策,再决定实施办法。

  过渡期要到2014年底结束。2013年12月,安徽驻台州商会负责人再次找到教育局,要求申报校车许可相关事宜,得到的答复还是不能成立校车公司。

  汤玉坤称,自己事后才知道,李仁义把这张假批文给了“不知情”的商会常务副会长张伟,说可以拿着这张批文先去工商局登记注册“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再去争取批文。但李仁义并没有告诉张伟这张批文是假的,所以张伟一直以为这是一张正式的教育局批文。

  2014年3月,张伟拿着这张批文到工商局登记时,办事人员告诉张伟,这张批文最后的落款上“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缺少了“有限”两个字,是张有问题的批文,需要重新补办。而张伟就拿着这张批文找到教育局,希望能改一下其中不妥的地方。

  温岭市教育局收到批文后,一查,相同的文件号对应的是一张关于学习安全考核的文件,根本不是所谓的同意成立校车服务公司批文,显然是假文件,这才露出了马脚。

  根据温岭检察院出示的证据显示,温岭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长王连生及办公室工作人员陶君通在2014年8月份的口供中说,当时张伟拿来的这份批文编号为“温教办【2013】38号”,内容是“关于同意成立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批复”,而教育局留档的“温教办【2013】38号”文件,内容则是“关于印发温岭市教育系统信息和宣传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由此证明,文件是伪造的。

  52辆校车挪了个地方仍然闲置

  如果教育局在2014年3月就已经得知文件和印章都是伪造的,那为什么直到媒体在8月份曝光前,温岭市教育局始终没有对商会的违法行为采取行动?这点汤玉坤也不清楚。

  在取保候审这段时间,汤玉坤多次想联系商会会长李仁义,但一直联系不上。

  昨天,本报记者联系了温岭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长王连生,他表示,这些问题他暂时不方便回答,一切都以法院的判决为主,随后挂断了电话。

  校车事件发生后,这52辆校车已经全部驶离温岭,目前停放在绍兴稽东镇顺利村一个废弃化工厂的空地上。据媒体报道,校车至今仍然闲置。

  在昨天的庭审上,汤玉坤当庭认罪,法庭将择日对案件宣判。(通讯员 李洁 本报记者 李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对校车交通违法“零容忍”
· 民间校车可否纳入“正规军”
· 湖北校车整治遇困:取缔“灰校车”孩子无车可坐
· 公安部通报:全国3416辆校车逾期未检验
· 地方政府校车买得起用不起 黑校车问题凸显
· 幼儿殒命校车:多少血的教训才能换回上学坦途
· 山东致11名幼儿遇难事故校车超载 孩子母亲失控
· 我国最大批量出口校车在青岛装船运往沙特
· 教育部对外“晒”校车运营试点情况
· 村办“校车”为何成为家长心病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