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假文件到工商注册露出马脚
在庭审现场,汤玉坤一再强调,自己是得到了会长李仁义的“授意”,才会知法犯法,伪造假章和文件。事后,他将伪造的文件交给了李仁义,但他口头上没有明说文件是伪造的,因为觉得会长“一切都明白”。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车子全部到位了,安徽驻台州商会依然没有得到温岭教育局的批文,校车服务公司不能成立。
温岭教育局在事后的回复称:经过调研,温岭教育局在2013年7月、8月多次召开会议讨论,考虑到浙江省关于学生校车的相关规定以及温岭当地的实际情况,觉得目前成立“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条件不成熟,等到3年过渡期后省政府出台相关具体政策,再决定实施办法。
过渡期要到2014年底结束。2013年12月,安徽驻台州商会负责人再次找到教育局,要求申报校车许可相关事宜,得到的答复还是不能成立校车公司。
汤玉坤称,自己事后才知道,李仁义把这张假批文给了“不知情”的商会常务副会长张伟,说可以拿着这张批文先去工商局登记注册“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再去争取批文。但李仁义并没有告诉张伟这张批文是假的,所以张伟一直以为这是一张正式的教育局批文。
2014年3月,张伟拿着这张批文到工商局登记时,办事人员告诉张伟,这张批文最后的落款上“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缺少了“有限”两个字,是张有问题的批文,需要重新补办。而张伟就拿着这张批文找到教育局,希望能改一下其中不妥的地方。
温岭市教育局收到批文后,一查,相同的文件号对应的是一张关于学习安全考核的文件,根本不是所谓的同意成立校车服务公司批文,显然是假文件,这才露出了马脚。
根据温岭检察院出示的证据显示,温岭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长王连生及办公室工作人员陶君通在2014年8月份的口供中说,当时张伟拿来的这份批文编号为“温教办【2013】38号”,内容是“关于同意成立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批复”,而教育局留档的“温教办【2013】38号”文件,内容则是“关于印发温岭市教育系统信息和宣传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由此证明,文件是伪造的。
52辆校车挪了个地方仍然闲置
如果教育局在2014年3月就已经得知文件和印章都是伪造的,那为什么直到媒体在8月份曝光前,温岭市教育局始终没有对商会的违法行为采取行动?这点汤玉坤也不清楚。
在取保候审这段时间,汤玉坤多次想联系商会会长李仁义,但一直联系不上。
昨天,本报记者联系了温岭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长王连生,他表示,这些问题他暂时不方便回答,一切都以法院的判决为主,随后挂断了电话。
校车事件发生后,这52辆校车已经全部驶离温岭,目前停放在绍兴稽东镇顺利村一个废弃化工厂的空地上。据媒体报道,校车至今仍然闲置。
在昨天的庭审上,汤玉坤当庭认罪,法庭将择日对案件宣判。(通讯员 李洁 本报记者 李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