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是凝固的生活态度。世博园区的主角不仅仅是展馆、建筑,各种建筑、展馆凝结着世博会所展示的科技与文化成果,反映着人类社会所思考和前瞻的理念。
在世博园里,人们通过对生活态度、理念的思考和畅想,描绘出一幅未来舒适住宅与怡人家居的美妙画卷。在画卷里,21世纪的住宅、居家新思潮――节能、环保、绿色、和谐,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在这股热潮中,我们不仅对高科技的手段所能实现的高品质生活大开眼界,更深深感到,比技术更重要的,是理念。
世博园集中很多未来宜居场馆
本届世博会展馆吸引了很多建筑和住宅规划、设计师的目光,他们感受世博的同时,也在感受中国住宅未来的发展方向。
“回国后,我对国内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市场印象深刻,而且惊叹于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发达国家用几十年时间完成的技术上的演进,国内只用几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这几年新建的住宅从类型、风格上,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一位海外归来的设计师如是说。
透过现在市场上的滚滚硝烟,试想一下待尘埃落定之时,真正有生命力的住宅类型会是哪些?郑州交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张道勇等业内专家早就撰文指出,假设中国的经济能持续增长,私人用车率逐年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今后的住宅一级市场将更多的是为满足有房户“住得更好”的需要。
将来我们在一个怎样的空间里享受专属于自己的居家生活呢?会是2020年的“零排放”小镇?还是汉堡之家的“被动房”和“智慧树”?又抑或是生态建筑的沪上生态家?
在世博园的浦西D、E片区,集中着很多透射着未来宜居的场馆。
走进英国“零碳馆”,记者看到了国内第一栋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公共建筑。在“零碳馆”屋顶上,有22个彩色风帽,随着风向灵活地转动,通过这一设计,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每个房间,并将室内空气排出;在“零碳馆”里,“空调”也不需要耗电,因为用的是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做成的天然“空调”。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北端,有一座名叫“汉堡之家”的奇特建筑,能耗只有普通房子的1/10,室内没有空调和暖气设备,却能够一年四季保持25°C恒温。各种独具匠心的节能设施和周密严谨的设计方案,使它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被动房”。
上海的“沪上 生态家”无疑是最具有世博会东道主特色的低碳建筑,其充分融合了传统生态手法,集成应用了“节能减排、资源回用、环境宜居、智能高效”等四大领域的低成本适用技术,生动诠释了最佳实践的生态环保理念。
建筑只是住宅的一部分,花园、绿地等这些自然宜居的环境也是人们所追求的,在这一点上,世博园浦东片区的低碳绿色场馆为我们提供了漂亮的范本。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