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如果你是一名对大学生活还处于懵懂状态的新生,可以找“联小络”;如果你想了解校园10大歌手的最新消息,也可以找“联小络”;如果你想查看各种讲座或者活动预告,还可以找“联小络”;如果你碰到生活、学习中的困境和疑问,仍可以找“联小络”。
“联小络”是谁?它又是如何为各位同学排忧解难,充当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老师得力助手?它是怎样改变了学生与校方的互动方式?
“联小络”其实是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11月开通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从一个最初单纯的答疑解惑、把学生通过微信反馈的有关校园建设的建议传达给相关部门的电子联络部,到如今已发展成为纳入了哈工大师生“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详细信息的综合性服务新媒体平台。
“百事通”和“知心朋友”
“联小络”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来亲近哈工大的学生,你既可以向它查询周末影讯预告,又可以对着它调侃、发发牢骚,还可以通过它了解校园的最新动态,讲讲自己的困难和诉求。如今,它已成为同学们身边的百事通和知心朋友。
在前些天的雾霾天气中,“联小络”就充分发挥了及时传达信息的作用。在雾霾出现后,校方通过“联小络”微信平台,在前一天晚上及时向第二天需要晨练打卡的同学发布了取消打卡的信息,同时配合校园微博、人人等社交媒介,使同学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学校的最新通知。
此外,哈工大学生往往很少通过传统渠道表达利益诉求问题,“联小络”则为同学们提供一条新的通道。
哈工大部分体育馆一直实行校外人员会员卡制度,一些社会上的人员每天下午四五点后就会来到哈工大的体育馆锻炼。
然而,哈工大部分同学的当日课程一般要到下午6点左右结束,等到体育馆准备进行体育活动时,已经基本找不到场地了。一些学生把情况反映给了“联小络”。“联小络”通过相关数据搜集和调查,举行座谈会研讨,并与校后勤集团活动中心协商,活动中心决定在2013~2014年不再对外续办或者办理会员卡,同时也规范了同学在体育馆活动时长,使得学生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拉近教师与同学的距离
“联小络”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方便,也为教师减轻了一些日常工作的负担,还能为学校相关部门改善工作提供参考。
航天学院大四辅导员王义说:“同学们打电话向辅导员反馈的问题,很多都是共性问题,辅导员重复劳动的量比较大,‘联小络’通过对共性问题集中反馈,能减轻辅导员的一部分工作量。”
理学院大三年级辅导员刘洋谈起“联小络”这样的新媒体平台也颇有感触:“联小络如今已成为我了解学生日常生活情况的平台,拉近了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的问题,通过‘联小络’传达到我这里,让我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化繁为简创新管理
哈工大团委副书记姜长宝说:“‘联小络’在汇总学生的疑惑、问题的过程中,也无形地缩短了问题抵达相关部门的时间,减少了部分复杂的步骤,成为同学们现在首选的联络工具。”
“联小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意见和问题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相关职能部门老师的办公桌上,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此外,“联小络”还打破以往学校与学生之间点对面的交流沟通模式,变为一点对多点的全方位、全天候的互动模式。在“联小络”上,逐渐形成“大家一起听、大家一起说”的新沟通联络方式。
这种创新的工作形式,也带来了校园民主管理的创新。哈工大校学生会联络部长刘笑辰说,“联小络”在接到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后,会根据浏览量和问题普遍性给予界定。对浏览量达到2000以及得到200名左右的同学共同响应的信息,“联小络”经过总结凝练,并拟定参考解决议案后呈送相关职能部门。两天内,将问题的解决进度或解决办法通过微信平台反馈给同学们。”
在微信平台上,“联小络”以卡通螺丝钉为形象,代表着每一名学生会成员、每一名哈工大学子的扎实肯干,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服务精神。目前,同学们已经把向“联小络”倾诉自己的心声当成一种习惯,小到食堂饭菜的口味、桌椅板凳的损坏,大到对于教学改革的建议等等,都会通过它来反映。小小螺丝钉的服务意识不断地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得到加强与发挥,践行着她的宣传语:“有困难,找联络”。
截至2013年10月,“联小络”在微信平台的关注度已经突破4000人,平均每天留言量250余条。哈工大学生会通过“联小络”微信平台解决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总计8247条。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