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底,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副主任于歆杰在edX 以及清华学堂上的《电路原理(第1 部分)》课程都已结束。来自全球的18000 人选修了这门课程。考试结束后,两大平台的最高分是99 分,来自一名在校高中生。
“关于MOOC的讨论已经很多,基本上大而全的问题都讨论过一遍。但是,我认为,有一个出发点是,学校做MOOC的根本原动力在于提升本校的教学质量。在这件事靠谱之后,我们再来说提升国际影响力或者说提升高校联盟的影响力。一定不能整反了。”于歆杰说。
分合之道
《中国教育网络》:一个好的MOOC课程应该有哪些要素呢?
于歆杰:做好MOOC 要懂分合之道。MOOC 不应当是课堂90 分钟的翻版,一定不是将课堂的内容不加思考地、被动地拆分成小片段。它应当是一个全新的思考,要符合互联网的传播模式,要有减少的部分,也要有增加的部分。
减少的部分应当是考虑到整个学习群体的基础能力,和校内学生比较,难度上应当做适度降低。增加的部分是交互的部分,主要是“混合式学习”在实体课堂内的尝试。校内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可以在MOOC 上把基础知识过一遍,以便有更多讨论时间留给课堂。
实际上,不同的教师对于MOOC 的精髓理解不一样,导致做出来的课程良莠不齐。在我看来,首先,它至少不能是90 分钟课程录像的重放,也不是一个把90 分钟的录像切成9×10 分钟录像的重放。只要这两句搁这里,至少有30% 的课程就被枪毙了。
MOOC 应该是针对网络学习特有的行为和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视频和问题的集成体。制作过程需要费很多心思,需要教学模式全新的改变——从大故事转向讲小故事。
以清华大学为例,我们原来的课程时间是50+50 分钟,现在改成45+45 分钟,在这100 分钟或者90 分钟里,教师往往喜欢说大故事——起承转合,高潮结尾,酣畅淋漓,非常完整。但是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不可能听一个大故事。所以视频必须要短,才符合认知规律。因而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把每一段视频都从原来那种完整的大故事变成相对完整的每一段里有起承转合的小故事。
这个过程里,教师要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重新思考,既需要符合互联网传播模式,也要考虑实际学习者的心理需求。
《中国教育网络》:MOOC 的工作量据说很大,大体是个什么情况?
于歆杰:整个工作量确实非常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路的调整。另一个,为确保几乎没有错误的修改、重录等工作。
以《电路原理(第1 部分)》为例,上个学期在edX 上线,我们准备了8 周课程。总共有6 位教师和3 位助教参与。6位教师中2 位负责准备内容,2 位负责录制,主要是PPT 的截屏,1 位负责录制仿真,1 位负责录制实验。3 位助教中1 位负责上传材料,2 位负责翻译,非常忙。8 周课程全部加起来时间大概是11 个小时,分成103 段,每一段6~7 分钟。如果折算成原始工作量的话,相当于100~200个小时。
从2013 年10 月中旬开始, 课程在edX 以及清华学堂两个平台同时上线,12月底考试结束。注册人数上,学堂在线的人数是6000 多,edX 是1 万多人,加在一起注册人数18000 人左右。最后通过考试的比例确实很低,但我觉得MOOC 就是一个漏斗,小于5% 的通过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