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中国高校CI0论坛”上,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作了题为《现代大学治理与高校信息化》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分享了对于大学现代性和现代大学信息化的思考,并对清华大学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总结和介绍。他表示,目前我国正步入新发展阶段,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这一关键时刻,讨论如何进行高校信息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王希勤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
新时代呼吁“现代化”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意义。
此次会议的一个重大调整,是将“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关键词是“现代化”。
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景山学校题词表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理解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在新发展阶段,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的现代化具有其特殊性: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国14亿人民的选择;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是贫富两极分化;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无止境掠夺资源、破坏自然;
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搞武力征服和霸权欺凌。
那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大学如何体现?我讲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关于大学现代性,二是关于现代大学信息化。
大学现代化需融合“现代性”
在探讨如何实现大学现代化时,首先要了解现代化所具有的特性,即所谓的“现代性”。英国学者麦克法兰在其著作《现代世界的诞生》中,对现代性的内涵及起源作了详尽的论述。
现代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实现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分离。马克思早在1843年就在其著作《论犹太人问题》中论述了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分离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大学对老师和学生的公共角色有了越来越清晰的界定,整体上趋向于更加尊重私人空间。这说明国内大学正逐渐展示出其现代性,让大学里的“教授”、“学者”逐步成为没有利害关系的公共职业。
现代社会的另一个特征是理性化。根据在清华大学推动综合改革的经验,我认为有三个理性化因素对大学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一是市场机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每个人都发展为一个独立劳动者,需要与他人进行劳动交换,实现物质和财富的流转。
因此,大学治理需要引进市场机制来调节、配置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引入市场机制不是将大学市场化,而是在保证大学公益性的前提下,引入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
二是契约精神。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以德治国,依靠个体的修养实现国家治理,而西方国家更注重通过公共契约和制度来规范大众行为。
虽然二者各有优劣,但契约精神是大学现代性又一重要体现。现代大学需要有温度,更需要有制度。
三是科学思想。科学思想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去寻找普遍规律,然后根据规律指导我们实现目标。
中国人比较务实,善于从经验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科学理念方面还比较欠缺,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素养,特别是既要尊重事实,又要有理性逻辑。
那么,中国的大学该如何实现现代化?我认为,要把西方的现代性和中国特色文化辩证统一,即综合西方人擅长的分析思维和国人惯用的关联思维,以及国内所崇尚的集体优先与西方所追求的个人自由等等。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奇迹,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期和平稳定。
西方人在资本主义兴起时,创造了很多现代性要素,获得了发展机会。在此期间,西方大学也从传统大学走向了现代研究型大学。在传统大学,一个教授的声望高低取决于他对正统、经典资料的理解程度,就像我国古代文人的地位取决于其对四书、五经的掌握程度。
但自从19世纪初,德国建立研究型大学一柏林大学之后,大学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创性”成为学者声望的源泉,指出经典中的错误、颠覆传统被认为更具先进性。
当代中国大学在按照西方模式发展时,引进了很多现代性要素,并强调创新。但是以原创性为唯一导向的大学本身存在一个问题,正如哈佛大学刘易斯教授一本书的书名所说,是“失去灵魂的卓越”。
现在有些大学很活跃,每天都在创新,发表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课题,但是大学的魂丢了。这个魂是什么?也许可以用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因此,大学的根本任务可能不是创新,而是传承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应该会出现一种大学现代化的新模式,它能够有机地把中国传统和西方文明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传承与创新统一起来,从而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也是高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务实地研究大学的发展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促进大学发展。每一所大学均有其独特的价值追求,只要它很好地完成了其所追求的价值,就可以称之为好大学。因此,和国家现代化一样,大学现代化也不存在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大学其实和个人一样,承担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对于教育部而言,是人才培养基地;对于科技部而言,是基础研究基地;对于企业而言,是科技成果来源等。
在不同的角色间转换,肯定会出现冲突和矛盾,比如科研和教学的冲突等。在学校的治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对矛盾比较突出:一是学术和行政的矛盾,二是学校和院系的矛盾。
解决以上矛盾最根本的办法是依靠治理体系,为此,我们基于大学的内外部关系,构建了一个五元模型,其中包含了关系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运行体系。
五大体系形成一个闭环,构成了完整的治理体系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关系体系是事实和基础,价值体系是目的和前提,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是管理和手段。其中,资源调配是一个关键因素,它促成了组织体系的运行,从而实现各个组织的功能。
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实践“信息化”
我们从长期的治理实践中归纳出四大类学校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只有将这四大资源统筹协调,学校才能健康发展,就像人的体内需要保持水分、氧气、营养和矿物质等的平衡。
四大资源中,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因为数字信息既是资源也是生产要素。在农业社会决定性要素是土地,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性要素是资本。我认为,下一阶段的决定性要素应该是数字信息,掌握了信息资源就是掌握了主动权。因此,信息在高校的未来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的本质是计算,是在各种关系中寻找规律。在经历了单机时代、联网时代和智能时代之后,人们发现信息化的实质是将人脑计算转化为电脑计算。而完成这一转化,不仅需要信息技术创新,还需要应用创新、集成创新和模式创新。
以清华大学为例,我们建立了信息化维度,在实体校园的基础上建设了数字校园,强调二者并重。以数据资源为核心,以信息配置为抓手,构建信息化的新局面。2020年疫情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实践,证明了两个空间并行存在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我认为是见识和想象力。因为设计比实施更困难,信息化视野、理念和思维决定了信息化的未来。
在大学中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的内外部关系。包括提升了时间互动的跨度和频度,加深了空间互动的广度和精度,拓展了大学职能履行方式,改变了内外部关系对象的表达方式和交互方式等。很多过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信息时代有了形成环境。
只有明白了信息化“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创造力,才能在信息化实践中有的放矢。我们构建了具有人、事、物三个核心纬度的信息化空间,并在这一空间里,对信息化的一系列概念做出定义:
在“人”的纬度,以数据为中心进行信息资源配置,在“事”的纬度,以流程为中心构建信息系统,在“物”的纬度,则偏向于以位置为中心进行数字校园建设。
信息资源具有价值永久性、叠加生成性和相关复杂性等特征。每一个关系对象既是信息数据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相互间的交互频繁密集,数量巨大。
为了合理、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我们以信息资源配置为核心,整合下部的基础建设和上部的应用开发,构建了信息化体系结构。
该体系结构综合了人、事、物等不同维度因素,旨在实现空间数字化、资产数字化、监控网络化和服务智能化。从而构建线上可感知真实校园,线下可提供各种各样智能服务,全数字化、万物互联、泛智能化的可计算校园。
对标国际一流规划“十四五”
清华大学正在制定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为此,我们对学校的信息化规划进行了梳理。
2012年,清华大学首次制订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将看齐国际一流高校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并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中具体落地。
该发展规划主要包含两个维度:信息化的国际化和国际化的信息化。其中,信息化的国际化是指提供国际化服务,包括语言、功能和形式;国际化的信息化则意在加强国际化交流,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为了实现这一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将信息化“十二五”发展目标设定为“三个全面,三个基本”。
其中,“三个全面”是指实现无线网络全面覆盖,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基础数据全面共享。“三个基本”包括基本满足教学改革所需支撑、基本满足信息安全所需保障、基本满足各类用户所需服务。这些目标随着“十二五”规划的结束已圆满完成。
“十三五”的发展规划包括“三个加强,三个完善”: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信息系统对综合改革的支撑、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完善基础数据共享和应用、完善教学和科研支撑平台、完善信息化用户服务模式。
由于学校提前完成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于2020年7月通过了“十三五”2020提升计划,目前正在落实中。
延续前两次规划的风格,“十四五”规划拟定为“三个中心和三个转变”。具体包括建成并完善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平台、以位置为中心的智慧校园、以师生为中心的信息服务。
实现从有限信息化到全面信息化的转变、从分散信息化向统筹信息化的转变、从信息化支撑到信息化推动的转变。要把数字信息资源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来源,推动学校的整体提升。
总结清华大学这些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可以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来形容;“十三五”则处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至于未来的“十四五”规划,我们希望它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从开始的焦点是信息化普及,到关注信息共享和融合,再到最后,焦点变成传统业务变革,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迹。希望大家能够跳出单纯以信息化带动学校办公自动化的思维模式,让信息化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最强动力。
本文根据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在2020中国高校CIO论坛上的报告整理。
整理:郑艺龙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