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资源“班班通”是“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清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和改善民生工作,以信息化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打通了教育信息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继2014年完成“校校通”工程后,2016年清远市“班班通”工程全面完成,全市100%的公办中小学校所有教室,均拥有了多媒体教学平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可以通达到每个教学班,实现了人人可享有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均等化。
据悉,清远将继续深化广清对口帮扶工作,加大投入,借力借智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推动清远教育加快融入珠三角。主要探索如何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及服务供给能力,全面服务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重点改变全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和认识,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清远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着力探索推进同步课堂、专递课堂、数字课堂的区域试点应用,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市县共建
全市每个班级均完成多媒体设备安装
为了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建设,2012年12月,清远市政府下发了《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全市公办中小学“班班通”建设采取“市、县共建”的模式,市级财政从2013—2016年,每年投入467万元,解决全市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班班通”建设。县(市、区)级财政解决县镇中小学校的“班班通”建设。
各地根据学校班额情况选择“班班通”教学终端,并开展设备和资源使用的相关培训。针对农村学校(教学点)班数少、班额小,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兴趣以及设备安全保管和教师应用能力等实际情况,农村学校“班班通”配备的主要是下载了统一电子课程资源的手提电脑和48寸以上的电视、无线信息点等。
2016年,市财政加追投入383万元,确保清远100%农村学校班级实现多媒体平台全覆盖。其中2013年建设578套,2014年国家财政补贴清远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金71.5万元,共538.5万元建设700套,2015年建设540套,2016年建设904套,四年合计建设2722套。
据清远市教育部门介绍,“班班通”工程的建设,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让教师在课堂上实现了上网、演示课件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行为基础上,再运用“班班通”设备,将多媒体与网络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分层推进
1800多名教学点教师受惠
针对农村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不熟悉、使用不够熟练等情况,清远开展了以“到镇、实操、磨课”为特点的培训新模式。
按照农村骨干教师先行、分层推进的培训原则,2014—2015年,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学院联合举办了两期全市农村教学点骨干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培训,采用了深入到全市75个乡镇农村学校及教学点实施面授实践操作的培训方式,让教学点骨干教师学会新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体验了从教学设计到教研磨课全过程,受惠教学点教师1800多名。同时,与广州二师联合开展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年培训10000名,分5年培训完毕,有效推动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应用能力逐步提升。
优质资源“班班通”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要使每一个基本具备网络条件的学校和教师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要使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教学、教研活动的常态。近年来,清远市积极开展数字教研、网络公开教研等活动,扩大教研活动受益面;坚持举办各类师生信息化类大赛活动,2016年组织了1万多名教师参与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其中教学点超过七成的教师参与,达到1903人,晒课数达到928节;举办了首届40岁以上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基本功比赛,促进农村及教学点教师大练兵和镇级教研体系的常态化工作开展,激发广大农村教师学习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信息化应用和推广。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