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据治理现状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新阶段,数字革命和互联网技术为信息时代带来新机遇、新格局。数据治理逐步成为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第13号文《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5年,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信息系统实现优化整合,数据实现“一数一源”,数据孤岛得以打通,数据效能充分发挥,服务体验明显提升。
近年来,高校围绕数据治理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涂辉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数据质量框架,展望了数据治理发展方向[1]。徐国峰等人基于数据融合理念,研究设计多维数据治理一张表系统,解决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壁垒、烟囱林立、反复填报、决策无据等问题[2]。
胡水星等人基于DEMATEL-ISM的研究视角从治理理念、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应用载体和根本保障五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大数据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3]。然而,高校数据治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存在数据标准化与质量水平低下、数据孤岛、数据安全管控难、数据价值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本文根据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的实践应用,阐述了数据治理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以一张表为抓手,依托数据资源,构建服务体系,开展数据运行体系、数据共享体系和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以服务为驱动,用数据来赋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服务师生能力。
高校数据治理难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此过程中,数据治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较好地完成了基础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数据价值初显。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多元化需求,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各类业务系统快速更新迭代,数据量激增,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一定的数据质量差等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治理认识不足
数据治理工作需要明确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存储结构、使用和共享规则等,这在表面上看是技术性工作,但实际上面临更多的还是管理、制度及理念方面的问题[4]。受主、客观条件和传统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的限制,存在对数据治理工作认知不足等现象,未能从全局统筹规划此项工作,致使数据价值未能深度挖掘,数据治理成效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
以往常见的系统建设更多是烟囱式的独立体系,数据孤岛式存储和加工,数据责任单一明确,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无法实现数据有效对接等问题。在建设初期,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数据共享交换及沟通协作机制,各业务系统有独立的数据标准,存在着业务系统发展水平不均衡、专业的技术人员投入不足等情况,不利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业务数据,如何沉淀更多高质量有效数据是解决重复填报以及满足其他数据服务应用需求的关键。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缺乏统一数据质量管理规范,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等环节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等情况,致使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使用率不高,无法作为科学决策依据。
高校数据治理思路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
数据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高校数据治理工作需加强顶层设计,要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校级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意识,使业务数据高效流转,促进学校数据互联互通,切实满足广大师生需求,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持续推动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加强规范实施,保障安全先行
为确保数据治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挖掘数据价值,需构建更科学、更合理的数据管理体系,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提高对数据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完善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指导方针,对数据全生命周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监测分析敏感数据,为数据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加强以用促治,发挥价值驱动
在“应用为王”理念深入引领下,通过对数据资源不断优化、沉淀、丰富并应用至不同环境中达到数据可共享可应用的效果,不断探索和实践数据治理建设思路和途径,进一步深化数据治理成效,打通壁垒、提能增效,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高校数据治理成效
“重复填报、重复登录”,这是困扰广大师生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为破解横亘在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难题,在吉林大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从多角度不断深化数据治理,着力实现数据驱动服务个性化、管理精准化、决策科学化,奋力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数据“共治、共建、共享”新模式。
推动数据治理工作
打造教育信息化的“绿水青山”
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以来,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一张表”为突破口,针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对接和共享等问题,制定《吉林大学数据管理办法》,编制了数据标准规范。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数据体系结构持续优化,初步建成“采集、管控、治理、发布”一体化的高质量的数据治理体系。
在数据治理活动中,中心深入学院和部处室调研并积极协调解决问题,为重点数据产生部门提供数据质量报告16份,召开数据治理会议11次,通过两年多的数据治理工作,学校数据信息不断完善、数据高质量有序流转、数字化能力大幅提升、大数据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数据融通范式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融通范式
开展全域数据库建设
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心通过对教学、科研和管理数据的整合,持续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打造了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全域数据库,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如图2所示,目前,全域数据库已对接人力资源处、财务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院、社科院、采购中心、一卡通中心等20多个业务系统,为26个部门(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对接数据总量5亿多条,共享数据600多万条。
“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通过全域数据库建设,学校基本实现了业务横纵贯通、数据互联互通,为彻底消除“数据孤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2 全域数据治理示意
挖掘数据潜在价值
提升信息化支撑和引领能力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其价值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发挥数据资产价值,中心以数据为核心、以业务为驱动、以算法为支撑、以AI为辅助,构建了“智慧大脑”“智能推荐”数据分析基础平台,将数据资产与数据治理成效应用到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实践中。
平台提供集统计、查询、分析于一身的通用报表,配合丰富的展现及交互能力,通过可视化分析对学校基础设施、教工、学生、科研等大量数据进行管理、统计,实现“用图形让数据说话”。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平台对学校的公共数据抽取业务模型,独立或组合应用于多种业务场景,使数据分析更直观、更全面、更准确,实现数据透明化,为校院两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强化系统融合应用
提升师生便捷应用和服务体验
2022年11月,融入“新模式”“新格局”“新能力”的“三新”建设理念的融合门户平台(https://i.jlu.edu.cn)上线运行,通过统一认证、融合门户和系统直通车,基本实现“一套用户密码走遍吉大”。
融合门户采用“登录一账号、服务一站式、数据一张表、资源一平台”建设模式,立足“整合分散应用,集成数据资源,整体一盘棋”的新格局、大格局建设,持续提升数据在网信服务中的“主动服务能力、业务融合能力、数据计算能力”。
图3 融合门户平台用户界面
通过融合门户,全校师生可直接跳转进入人力资源系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组织工作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社会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系统、学工系统、云会议、科研院横向项目管理系统等56个业务应用,如图3所示。平台彻底改变了以往学校应用分散、多套用户密码的状况,使之以一种融合的方式呈现于师生面前,也提高了师生业务办理的效率。
结语
数据编织成的网交织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一份数据的背后都凝聚了“网信人”的汗水,冰冷数字一旦与生活相融,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温暖价值。
“一张表”平台的使用,使解决“重复填报”问题具备了基本条件;融合门户的上线,向彻底解决“重复登录”又迈进了一大步。随着“一张表”平台的应用和融合门户的拓展,数据共享为师生带来的便捷服务将越来越多,“实时调用、一键生成”“单点登录、一站服务”不再是梦。
面对未来发展新要求,需要我们向着目标奋勇前行,让数据更有温度、让师生更幸福、让生活更美好,全力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有力的数据和网络服务支撑。
参考文献
[1]涂辉.五维一体治理框架推动高校数据治理[J].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2023,42(04):33-38.
[2]徐国锋,李明珠,左冠宇.基于数据融合的高校多维数据治理一张表设计研究与实践[J].中国信息化,2023,(03):51-52.
[3]胡水星,荆洲,王会军.我国高校大数据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DEMATEL-ISM的研究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1):38-44+52.
[4]王海亮,梁红.高校数据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12):65-67.
作者:钟辉(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
责编: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