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今年教育部信息化政策频发,《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确立了的目标和原则,为教育新基建指明了方向。同时,政策也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预留了巨大的发挥空间,为基准线以上的“百花齐放”构建了初步的标准和制度地基。《高校信息化应用》联合新华三集团推出本专栏,栏目将邀请国内信息化建设的优秀高校,从《规范》、《意见》出发,结合各个学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对标对表、先思先行,共同分享不同类型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始终追求智慧应用,提升用户体验的实践经验。
【先思先行嘉宾】:陈文智
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1)对标话题:十三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绩。结合《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学校有哪些先行经验,以及还有那些需要亟待加强的工作。
应该说现在是信息化发展最好的历史机遇期,是信息化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关于高校信息化的未来,每个高校信息化人都有很多理想。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抓住了这次时代机遇,依靠全体高校信息化工作者的努力,认真做好信息化的分内事,赢得了师生的尊重、关注和支持。
高校信息化建设,既要有“诗和远方”的情怀,也要有关注当下的担当。
“十三五”期间,浙江大学主要实现了以“网上浙大”为核心的,包含四大场景以及五大空间的信息 化体系。2017 年,“网上浙大”启动建设。“网上浙大”概括起来,就是“一切业务数据化”。通过对其他高 校、企业的经验学习,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资源拓展等方面都取得 了不少成果。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云平台的建设、端的建设、中台的建设,都按照整体规划,以上率下,再横向扩展的模式推进。
“十三五”期间,疫情可以说是浙大信息化的一个“机遇”。以 2020 年初的疫情为分界点往前看,比如“学在浙大”平台在 2019 年 11 月发布,“浙大云”在 2020年 1 月发布,“浙大钉”在 2018 年 5 月发布。这些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为疫情期间的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疫情期间,学校所有的业务都上云,所有的应用集中在一个端,所有的网络都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几个基础平台发挥了巨大作用。谁都没有想到,此前默默推进的信息化工作经过整合,在“抗疫”的特殊时期重要性凸显。
可以说,这是“十三五”期间最令我们感到有成就感的事,我们体验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 的历史担当。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有很多问题长期存在却没被发现;或者已经被提出了,却没有获得太多关注,总结下来有以下五点。
01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高校信息化定位不清楚。信息化到底是服务,是支撑,还是引领?信息化部门是只做应用,还是应用和研究结合在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信息化的定位不同,首先学校对信息化的支持就会不一样,高校信息化工作者能够发挥的作用,以及资源的调度能力也会大不相同。
二是高校信息化部门的功能不尽相同。比如网络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教育技术建设等,有的高校将这些功能结合在一个部门,有的则是分离的。这些部门职责的分分合合,对各高校处理大的泛信息化领域里的事件,会产生不少影响。比如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教”实践,需要畅通的网络、支持直播录播的智慧教室、稳定的在线教育平台,这就需要网络、信息系统、教育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
三是高校信息化工作存在职责不清之处。比如,有的高校有信息办,有的则没有;有的高校有分管或者专管信息化的校领导,有的则没有。
高校的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一般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在信息化建设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心的主任就经常要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既要做规划,又要做实施,还要做验收。这种身份切换对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的要求比较高,做得好暂且不说,如果做不好就会造成职责不清,权责不明。
02
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不完整
正是由于信息化的定位不清,高校对相关部门的评价 体系往往不够完整。尽管相关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陆续出台,但高校管理部门却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响应,并给予信息化部门更多支持和指导。激励体系也是如此。
疫情之前,人们对高校信息化部门的印象是模糊的;疫情期间,信息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大家都开始认同信息化工作者的贡献;而令人担心的是疫情过后,人们会“好了伤疤忘了痛”,没有完整的评价和激励 体系,高校信息化工作的价值就难以评定。
03
高校信息化队伍的建设不全面
随着信息化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领域的工作者会面临 技术的脱节、落后,人员队伍可能会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潮流。部门管理者和一线二线人员,一线和二线人 员相互之间等衔接也会面临困难。此外,信息网络中心是以开发为主还是以管理为主,以自主开发为主还 是跟社会第三方合作开发为主,也一直是困扰信息化队伍建设的难题。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包含核心层、 紧密层和松散层(社会合作)等几个层次,如何让不同层级的人员做到双向流动和迁移,让合适的人能站 到合适的岗位上,可能是高校信息化队伍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除此之外,从全国高校的层面来看,信息 化人才培养需要更全面的交流、培训体系,包括信息化管理、开发、技术等各方面人员,都需要更多相互 学习、交流的机会,这对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04
高校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仍需提升
疫情之前,不少老师从未上过网课,甚至可能连 PPT 都没制作过。而疫情期间,师生信息化素养和技能的缺乏尤为凸显,让人们意识到信息化不仅需要做好系统和网络。用户,也就是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也同样重要。目前,不少高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技能。
05
高校数字基建不够扎实
高校信息化建设由于历史原因,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重一头、轻一头” 现象。
一是“重建设、轻应用”。比如建网络,只管建了多少带宽,却不管网络如何去使用。
二是“重单 一应用,轻相互融合”。各部门只从自己部门的角度出发建设系统,跟其他部门和学校的系统融合却远远 不够。
三是“重功能,轻数据”。系统建好了,职能部门往往更重视系统的功能是否强大,使用是否便捷, 却往往轻视系统数据的收集、系统之间的数据流通。当然,数据打通之后,如何进行管理流程再造,也非常重要 。
(2)对表话题:学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的进展如何,在十四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将在哪些方向进行重点建设。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学校已经启动了哪些信息化建设项目。
目前,浙江大学的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编制当中,其规划重点是:“十四五”期间, 将以“网上浙大”2.0、新的五大空间继续支撑学校事业发展。
01
“网上办事空间”升级成“现代治理空间”
从原来的校务服务改造、协同办公改造,到“最多跑 一次”改革,再升级成“最多找一人”改革,从数字化转型进入到数字化改革的新阶段。其中,“四个一” 工程是近期学校为实现现代校务治理提出的新项目,以“入职一件事”、“入学一件事”为抓手,最终建 成“一库一表一平台”技术支撑体系。
02
“在线教育空间”升级为“教育教学空间”
教育教学空间将由原来的在线教育,扩展为支持线上和 线下,面对面和混合式教育;由原来的支持本科,扩展为支持研究生、支持继续教育等,打造全方位的学习空间。“学在浙大”教学平台在疫情期间支撑了学校正常教学工作,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扩大内涵,辐射社会,进一步打造“学在浙江”、“学在中国”。
03
“学术科研空间”升级为“科研创新空间”
科研创新空间的目标是打造科研的新生态、新组织和 新模式。具体来说,我们希望打造科研协作的大平台,整合提升科研信息化工具,提供科学软件的共享,以及科学数据的分析和积累等服务。同时,科研创新空间还将和“揭榜挂帅”制度挂钩,将学校和企业、社 会的资源联通。
04
“个人信息空间”升级为“学科发展空间”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关注信息化如何更好地支持学科发展,包括打造学科专家库、支持人才引进、支持学科数据决策等。
05
“信息发布空间”升级为“全球开放空间”
浙江大学和其他高校一样,目前面临着“两局一窗口”(“百年变局”“战略全局”和“重要窗口”)的责任使命。
在全球治理层面,要把握“百年变局”,构建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家治理层面,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省域治理层面,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总而言之,面对全球开放的大格局,高校信息化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搭建更好的桥梁通道和技术环境。
(3)先行话题:关于教育新基建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全要素、过程链、价值链的全面链接,打通传统教育痛点、难点和堵点,打造教育新动能,为教育发展开辟新空间方面您有哪些专家意见。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技术,高校信息化又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当然,新问题往往也是老问题在 新时期的不同体现,我们换个视角去看,可以将新的挑战概括为五个“He”:人和、整合、融合、动核、 亲和。
第一,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师生对信息化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和高校所能提供的信息化服务远远不够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概括起来,就是“人和”,要以人为本。
第二,数据的“整合”,打通各系统的底层数据。
第三,系统之间的“融合”,理清各业务系统的逻辑性,将系统功能更好地融合。
第四,“动核”,即“核心动能”,是指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化的智能性。
第五,新时代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具备开放包容的生态,也就是“亲和”。“数字化代差”突出,阻碍高校“无边界触达”对高等教育和高校而言,“边界”广泛存在。教和学之间,管理和服务之间,师生及行政人员之间,建筑物之间,都存在着边界。边界的存在意味着阻碍和屏障。
实际上,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众多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也正是传统模式和新型模式之间的差距,这些“数字化代差”的存在阻碍着高等教育的无边界触达,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以自建应用系统为主的传统的高校信息化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数据科技的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二,以经验判断为基础的传统的治理决策和公共服务体系与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的数字化治理, 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的经验判断是一种感知型、试错型的管理模式,决策的不确定性,很容易造成资源 浪费,师生的诉求如果得不到及时反馈,也会产生 面影响。
第三,传统的规模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精准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 差距。在传统的高校教学中,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同理,对老师的评价,也很难做到全面。
第四,传统的科研模式,和网络协同、可溯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科研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的学术交流,往往只停留在开研讨会、发表论文、或邮件通信的方式,相互的了解沟通十分有限;而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协同科研的工具和平台,是新型科研的方向。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弥合差距?这需要很多办法来解决,简单来说,就是要突破“边界”,通过数据驱动来实现无边界触达。
“无边界触达”必须是双向的,在人才培养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相互触达;必须是直接的,间接的触达意味着信息的损失和反馈的滞后;必须是可信的,即需要对触达全过程加以监督反馈,最终确保触达可信。
想了解更多新型智慧校园,扫码关注新华三教育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