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某大学一个教室安装了5个摄像头,清华同方智慧教育事业部总经理谢德暄颇感惊讶和不解。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些摄像头有的是保卫处用于监测校园状况,有的是教务处用于监考,有的是信息中心用于课程录制。
“一个教室安装2个摄像头就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再多就是资源浪费。”谢德暄发现,很多学校建设智慧校园时,系统重复建设,设备未能时分复用。另外,部分校园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没有整体规划,遇到一个问题或管理部门下个任务,就新建一个系统,不断堆砌。最终各个系统没有相互关联,形成信息孤岛。
谢德暄举例说,北京某中学在历经10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陆续建设了20个子系统,各系统互不关联。该中学虽有4名信息教师负责维护运营系统,但由于每天工作量特别大,他们都累得力不从心。
在调研中,谢德暄还发现,吉林建筑大学200多个教室,在没有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时,需4名信息教师和100多名勤工助学学生对日常教学进行保障。
“现在多数学校还停留在数字校园阶段,没真正建成智慧校园。”谢德暄一针见血地说,很多学校信息化系统存在不能互联互通、管理繁杂、资源受限、决策困难、教改缓慢等问题,而“罪魁祸首”就是缺乏顶层设计、子系统建设缺乏长远考虑、系统众多不能融合等。
谢德暄认为,顶层设计、标准规范、物联感知和应用驱动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包括智慧环境、智慧资源、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大数据平台,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泛在的网络教学环境、透明高效的管理、丰富实用的资源。
“智慧校园建设要由高层主导,做好顶层设计,清晰定位,突出特色。”谢德暄建议,在建设过程中要遵循标准,先易后难,分期实施,规范建设,并且要选择研发实力强、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公司。
在清华同方帮助下,吉林建筑大学升级信息系统,将现有的成熟、先进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中,打造了统一平台。目前,全校200余间教室、420多路高清视频等实现了统一管理,多个子系统形成数据联动。由于设计了具有泛在融合的标准接口,该平台未来同样可对接其他系统和应用。
“原来100多人的活,现在一个人坐在主控室就可轻松地完成。”谢德暄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设备使用问题时,主控室里的人通过远程操作就可解决,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远程教学督导系统让评课更加直观、客观、公正。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