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秦伯益:应试教育与应试科研 抹煞创新能力
2005-11-29

  “正当年富力强时,忙于应试;等到应试过了,年龄已大,成为强弩之末,力不从心。那么,中国的科技创新靠谁去?”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

  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指出,“应试教育—应试科研”体系抹煞了创新。

  应试教育错不在“考”而在“统”

  “很多成功者必备的能力,现代的应试教育提供不了。”秦伯益一口气数出了6种能力:捕捉机遇的能力、自我定位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扬长避短的能力、各种表达能力、人际合作能力。“这些能力对人的发展比考试的分数更重要。”

  秦伯益说,现在有两千多个行业,人才的需求非常个性化;而人和人本来也不是一样的,需要承认个性差别、允许个性发展。而现在的学校却是批量培养学生,无法做到个性教育。

  秦伯益认为,应试教育的主要带动因素是高考的统一招生。“‘考’并没错,错在‘统’。考卷统一了,辅导教材统一了,大学的教材统一了,学生的教育大纲、老师的教育大纲都统一了,全部统一了,也就没有了个性。社会需要个性,学校却在培养共性。”他认为解放前各个大学自己设置考题招生,倒是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也更便于培养学生的特色。“如果能够各个学校自己考,学生们鱼找鱼、虾找虾,就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地方。”

  从“应试教育”到“应试科研”

  由于听众大部分是中科院的研究生,秦伯益风趣地“提醒”他们,不要以为读上研究生了,就不再受“应试”之桎梏。“在座的好像觉得自由了,摆脱了应试,早着呢,你们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出来,很可能又掉进了应试科研的陷阱。”

  秦伯益认为,从应试教育到应试科研,整个体系抹煞了人们的创新能力。“应试体系允许你随便想想就做吗,不可以。”他笑谑一个国家级的成果申请下来,要“脱几层皮”,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获得一定的学术地位时,才有可能突破这种限制。但是,这个时候人的创新能力已经无法与年轻时同日而语了。

  秦伯益坦率地说:“王选说,信息科学领域里面,55岁以上没有大的科学家。我是搞新药研究的,我想一想60岁以上,全世界(相关领域)也没有一个(大科学家)了,我绝对不是例外的一个。”他由此发出感慨:“正当年富力强时,忙于应试;等到应试过了,年龄已大,成为强弩之末,力不从心。那么,中国的科技创新靠谁去?”

  人才结构不合理不科学

  秦伯益强调,一路应试下来,现在所谓的“人才”往往个性不足、共性有余,也直接导致了目前人才结构的很多问题。“各色人等齐全才能完成一件事,生旦净末丑配合才能唱好一台戏。”秦伯益说。

  “特殊人才少如冀北之驹,一般人员多如辽东之豕。”他说,现在国内的人才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一头缺乏帅才,将才;一头缺乏有本事的基层骨干。“中间大”:多的是徒有学历、职称、头衔的平庸之辈。“硕士、博士满天飞,求职困难;熟练技工却后继无人,高薪难求。”秦伯益还举了一个例子:“上次我看一个报道,一个岗位才1000多人民币,引来3个‘海归’求职,最后3个都不行,用了一个‘土鳖’,三个‘海归’成了‘海待’。”73岁的老科学家一下子使用了这么多当下的流行语,引来听众席上一片笑声。

  秦伯益特别指出,由于“大家都奔钱、奔经济”的氛围,现在很难出现大师级的人才。他还引用清华大学所谓“五个第一”的说法来定义成为“大师”的条件:第一流的人格,第一流的学识,第一流的思维,第一流的胆略,第一流的文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