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聚焦2002国际数学家大会
2002-08-22

  数学大国离我们有多远

  缺少“叫得响”的世界级成果、缺乏领袖数学家、人才面临断档之忧……尽管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在此间举办,但喜悦的背后,我国数学家也不得不面对某些尴尬。眼下浮躁的学风、短缺的经费、僵化的科技评价体系,让有识之士为我国数学研究的前途捏着一把汗,并不禁要问:15年前数学大师陈省身“放大眼光展开壮志,把中国建为数学大国”的希望会不会落空?

  不要让“数学大师”成为历史名词

  8月15日,记者在中科院“逮”住了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吴文俊院士,吴老连续两个“不敢说”的回答颇为耐人寻味。

  问:“除了华罗庚、陈省身、陈景润、冯康和您的工作外,您还能说出20多年来中国在世界上有哪些‘叫得响’的成果?”

  答:“我倒不敢说了。即使有,至少我一下子说不出来。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问:“中国数学界除了华罗庚、陈省身称得上大师之外,改革开放20多年还有没有这样的人物?”

  答:“还有没有?不敢随便说。因为大师除了要求个人成就之外,还要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本领。”

  吴文俊为何如此“不敢说”?为了破解这一谜团,8月17日的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上,记者“抓”住机会“三问”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一次国际会议的意义究竟有多大?中国数学真的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了吗?”

  沉吟片刻,这位迄今惟一获“数学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华裔学者吐出5个字:“差得还很远。”

  记者又问:“您对华罗庚、陈省身和冯康3位数学家评价很高。而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数学界既没有出现领袖级的科学家,也没有世界一流的成果,是这样吗?”

  丘成桐笑了笑:“我们科技水平和国外确实有一段距离,数学也比较落后,对世界影响不大。”

  记者第三次问:“科技是中国‘十五’发展最大的瓶颈吗?”

  丘成桐十分肯定:“当然,科学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动力。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经济的长远发展。我们用的大多是国外的成熟技术,知识产权也大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形势不容乐观。”

  基础科学的落后意味着国家的落后

  从古代到近现代,我国产生过祖冲之、刘徽、华罗庚、陈省身等许多数学大家,而环顾当代数学之星空,还有几颗闪烁的中国星?

  这次大会上虽有11位祖国大陆数学家登台亮相,堪称史无前例,但记者与两位数学权威的对话,折射了中国数学的某种困境:缺乏领袖人物,世界一流成果也凤毛麟角。

  20多年来,我国数学界因华罗庚、陈景润、冯康等人而骄傲,却也无法走出他们的背影。业内人士认为,国际会议固然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但不能因此估价过高,这次大会也不例外。

  据数学史专家张奠宙介绍,1988年,我国数学界曾对国际数学研究格局做出判断:美苏继续领先,西欧紧随其后,日本迎头赶上,中国是个未知数。“经过10多年发展,这个未知数初步有了一个‘解’,这就是,我国现在是一个潜在的数学大国,但是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需要继续努力。”

  此次大会上做学术报告的陈木法教授说:“我国数学水平排在美、德、法、日、俄、加等国之后,仅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方阵,只能在某些领域和世界对话。”

  不少专家指出,数学的这种尴尬只是基础科学研究现状的一个缩影,比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4年空缺、科技国际竞争力连续多年下降,我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率现在还只有万分之几。

  丘成桐严肃指出,“如果基础科学水平上不去,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不会强起来。比如,IT产业的发展,几乎全部依靠数学。如果数学水平上不去,IT产业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正如丘成桐所言:数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的基础。数学的落后,基础研究的落后,将影响整个国家的长久竞争力,尤其是在这个知识当道、科技争锋的时代。

  不要让数学大国的希望落空

  不久前,杨振宁曾经预言:中国科技未来三四十年内可能冲到世界最前线,取得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这个领域很可能就是数学。而自然科学史专家董光壁认为,也许要经过10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科学强国之一。

  两种预言的“时间表”如此迥异,以至于陈省身关于“数学大国”的希望和设想,逐步演变成关于中国科学甚至综合国力的猜想。中国何时成为一个数学大国?基础科学何时傲然屹立于世界?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何时更上一层楼?

  业内人士呼吁,考核体系是困扰数学乃至我国科学发展的一大因素,我国科研评价体系急需调整,应该让“以论文数量论英雄”成为历史。据介绍,陈景润从事科研30年,论文仅40多篇,成就却至今无人逾越。

  专家们指出,数学研究“一个人一张笔”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交流机会太少仍制约着我国数学和科技的发展。这种现状必须改变。

  交流和合作需要经费支持。数学教授陈木法感叹说,作为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科学家,包括助手在内一年的经费才5万多元,人头费占了一大截。许多时候得跟校长磕头要钱,再从项目经费中提一部分,勉强维持少量的图书杂志。

  “我们更该想的,是数学大会后怎样使中国的水平赶上发达国家。这比在大会上做几十个报告来得要紧。”此次国际会议上,数学大师陈省身的话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基础研究基础不牢

  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不仅是数学界也是整个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如此的高规格,如此的大规模,中国数学无疑在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诸多基础学科“弟兄”中开了先河。然而,穿过大会所带来的光环,穿过“名人”效应带来的热闹,冷静审视自己后,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仍相当落后的我国基础研究,正经历类似“凤凰涅槃”般的苦痛。在过于强大的对手面前,中国的基础研究何去何从?能否寻找到突破口?成为一道急需破解的世纪难题。

  博导无博可导

  人均经费20万元,对于一个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天文数字。回忆起几年间发生的变化,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巩馥洲研究员不禁感慨万千:“过去,我们出去开次国际会议,或者邀请国际友人来访问,都要斟酌再三,因为路费是个大问题。现在不一样了,我去年的8万元经费大都用于邀请国际同行。”

  数学院是正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中国科学院的第一批“幸运儿”,这笔经费旨在鼓励知识创新,不少进入创新基地的研究人员摆脱了为生存而烦恼的窘境,每个研究员一间独立的办公室,人均经费近20万元,这样的支持力度在国内前所未有,也被很多同行所羡慕。

  然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的辉煌却掩盖不了整个中国数学界所面临的窘迫境地:数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是高等院校,而大多数高校的数学院系正在成为目前最受冷落的院系。陈木法,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将作45分钟报告的数学家。有媒体报道说,他的最大隐忧是“无博可导”。相对于他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来说,“无博可导”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哀。

  笔者一位朋友考进一所重点大学的数学系后,千方百计转了专业;而一所重点大学索性将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合并成信息计算学院。不论是转系还是“更名”,二者的目的如出一辙:“为了大学毕业时好分配一些。”

  我国是国际数学“奥赛”大国,每年中学生摘金夺银如履平地,然而,有多少人关注过这些佼佼者后来的命运呢?有心人曾经作过追踪,他们大部分都不见了踪影,能够有大成者,至今未闻。据业内人士介绍,填报“数学”申请出国是相对容易的,但很多优秀学子出国后又在第二或者第三年转换了专业。数学,对于注重实用主义的很多现代中国人来说,已不再魅力无穷。“很多人走了,留下来的不多。人才队伍结构不稳定。”一位专家介绍。

  基础研究薄弱将影响经济发展

  不能不承认,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基础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数字为证:国际权威期刊索引SCI等显示,我国科技论文已经位居第八位,一批卓有贡献的科学家已经跻身世界舞台。而一位863专家组成员却感叹,眼下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已经有点变味,很多非基础研究的项目也跻身其中。

  吴文俊、袁隆平、黄昆、王选,国家最高科技奖连续颁发仅仅两年,就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候选人危机”,人们问:下一个是谁?中青年科学家何人有实力问鼎?科技论文虽已居世界第八,但国际论文数仅占论文总数的3.5%。更何况仅凭论文数量又能说明什么问题?中国基础科学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科技帅才的现状仍在延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空缺,对于媒体来说,已经不再是新闻。“为什么空缺”这样的提问都显得有点可笑,人们需要问的是:还要空缺多久?

  难怪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发出感慨,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犹如一个国家对科技的长线和短线投资。短线无非就是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术,大量生产,使经济起飞。但是如果长期只注重这种建立在依赖国外科技基础上的投资,那么经济的起飞只能是短期的,对一个国家来说也顶多只能维持小康的局面。他严肃指出,今天的中国面临着数学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本土人才更是青黄不接。这样的困扰不仅存在于数学学科中,包括物理、化学在内的许多基础科学学科均是如此。“长此以往,这将最终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更多的“成功要素”

  曾经靠应用科学起家的日本近年幡然醒悟,在基础研究领域加大了投入,日本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达7人,菲尔茨奖得主也有3人;美国之所以能够创造连续10多年的经济奇迹,摆脱经济周期的困扰,和他们的“高瞻远瞩”不无关系。

  专家指出,我国基础科学要发展和突破,重要的并不在于学科本身,而需要借助“三昧真火”。

  勇气是第一把火。

  基因领域由来已久的一个争议,就是到底要不要搞基因测序。虽然这一争议至今没有停止,但是几位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已经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勇气和韧劲坚持了下来。坚持就是胜利,如今他们已经建起了一个世界级的生物信息学平台,不仅自己发展,也同时促进了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了一批学科甚至产业雏形。我国数学家进攻世界数学难题,尽管这一消息传出后,也存在不同的反应,但是仅仅中国科学家的这一分勇气,就值得我们鼓掌喝彩。

  “勇气诚可贵,合作价更高。”合作精神是第二把火。有权威专家曾透露,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并非没有问鼎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比如说古生物领域的辽西化石群和云南澄江化石群,但是这两大领域的人们“竞争”多于合作。“如果这些人联合起来,哪怕联合起来申报自然科学一等奖,也不是没有可能获奖。”这位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说,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需要团结,需要合作。内部缺乏合作的结果,往往是形成一个怪圈:各自为政,各自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国宝级的研究成果从此为全世界所共享,没有必要“国际合作”的知识产权也从此旁落甚至流失。

  基础科学要取得突破,所需要考验的往往不是科学家的水平,而是决策者的决心和毅力。这是最具威力的一把“真火”。有没有胆量和决心在他人已经占据上风的基础研究领域撕开一个突破口,寻找自己的位置,从而实现跨越和自我超越?虽然这种跨越或者超越的难度极大,但并非没有可能。印度人、日本人都已经作出了回答,最新的回答来自韩国:韩国人在短短几年间,已经在信息技术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用爱立信中国公司执行副总裁张醒生的话评价:“就连日本人,现在都无法忽视韩国。”正如一位科技发展战略专家所说,现代科技如此纷繁复杂,发达国家不可能占领所有的“山头”,我们仍有机会。基础研究不能再走20多年技术“放弃”的道路,要像当年“两弹一星”那样体现出国家的战略意志,敢为人先,敢于争先。

  8月19日,数学家大会开幕前的霍金公众演讲上,这位大师在报告结束后的几句话充满祝福,也满怀期望:希望中国政府更加重视基础科学,重视扶持青年科学家。这话,不仅是说给现场2000多名听众的。

  “现在是中国数学发展的最好时期”

  2002年8月20日,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与会的4000多位数学家中,来自中国的数学家占到近一半,成为大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在此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内外,有一个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中国数学怎样提高国际地位,中国离“数学大国”到底还有多远?

  “应该高兴地看到,中国数学与国际一流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本届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院士说。

  “现在,几乎所有的数学分支学科里都有中国科学家在其中做出贡献。这是中国数学发展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何谓“数学大国”?在马志明看来,“数学大国”就是在很多数学领域中有处于国际前沿的成果,有自己的学术带头人。现代数学拥有几十种分支学科,他认为,在越来越多的数学领域,中国数学家正活跃在学科前沿。

  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在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说:“据我所知,中国数学家在诸如数论、定理机器证明、微分几何、拓扑学、复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数值分析和控制论等众多领域里都取得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就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数学大国”和“数学强国”。记者采访的多位数学家表示,中国能否圆“数学大国”之梦,一要看数学成果,二要看数学人才。

  据了解,2001年的最新数字显示,中国数学论文在国际期刊的发表和引用次数已经位居世界第十。最近20年来,中国数学的发展是空前的,仅我国学者在国外出版的数学专著,目前总数已超过200种。中国数学会副会长张继平日前则透露,现在,中国活跃在数学界的科学工作者有两万多人。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的一位数学史学者表示,总体来看,中国现代数学发展的历史较短、底子较薄,冲击“数学大国”可能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

  他介绍,中国数学在古代取得过很多世界性的成果。但从公元15世纪后,中国数学开始长期落后于西方。20世纪初,中国数学家开始学习并追赶国际水平。其间先后出现过3次高潮:即20世纪20至30年代;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及80年代以来的发展高潮。

  马志明院士说,真正迈向“数学大国”,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困难要克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养数学人才。他认为,将国际数学家大会争取到中国来举办,对于加强中国数学的国际交流、影响和培育年轻数学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表示,很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活跃于国际数学前沿的青年数学家。这使得国际数学同行十分看好中国数学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前景。

  数学家大会名誉主席陈省身教授说:“在最近几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成绩。中国已经从基础抓起,而且拥有‘人’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自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有一批青年数学家脱颖而出。目前,至少有20多位青年数学家担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等。

  前面提到的那位数学史学者指出,数学是一门需要扎扎实实下功夫的学问。我们不能为“数学大师”、“数学大国”这样诱人的字眼而急于求成。数学大师不是一两年就能诞生的,数学大国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形成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培育数学人才,并且给他们宽松而良好的做学问的环境。目前,杰出的青年数学人才正在涌现,给他们一些时间,在其中产生一批“陈景润”,中国离数学大国就不远了。

  中国数学家何时学会“提问”

  “我国数学研究不必非得去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数学家应该提出自己的问题,多做些原创性的研究,这样才能使中国成为真正的一流数学大国。”

  将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的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陈木法指出,中国数学家要想出原创性成果,首先要学会“提问”,开辟崭新的研究领域。

  我国在数学领域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科研体系,人才后备力量也相当雄厚,被视为潜在的数学大国。但潜在的数学大国如何才能成长为真正的数学大国?许多专家与陈木法教授持相同观点:中国数学家当务之急是要在原创性上下功夫,在数学国王里开创更多的“中国学派”。

  大会主席吴文俊因开创数学机械化这一“中国学派”而享誉国际数学界。他在谈到我国数学研究中原创性不足的问题时,显得十分坦率:“我们独创的东西不够多。应该不断开创新的领域,让全世界的人跟着我们研究。”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福安认为,原创性成果的缺乏正制约着我国成为真正的数学大国,“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目前跟踪研究的比较多,小的原创性成果有,但缺乏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原创性成果。”

  要提出新问题、开创“中国学派”,离不开数学大师。虽然我国已有不少年轻数学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他们中间还缺少像华罗庚、陈省身这样的数学大师。“作为数学大师,本人不仅应是好几个领域的专家,而且还要有长远眼光。”李福安认为,“我们现在有一些将才,但缺乏帅才。”

  现行的学术考核机制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现在很多数学家都在担忧,功利的东西正在损害科学研究。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应该营造宽松的环境,放手让人研究。”数学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奠宙认为,“一些单位把论文发表数量与奖金、收入挂钩,导致很多人都去寻找讨巧的题目,回避原创性问题的研究,因为后者可能10年都出不了成果。”

  编后

  中国距离数学大国究竟有多远?中国的基础学科研究在世界上究竟处于什么水平?以数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应该如何发展?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科学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媒体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些意见甚至是针锋相对。

  我们不是科学领域的权威,无从评判谁是谁非。但是,有一点大家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基础学科的研究水平将决定整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数学的落后,基础研究的落后,将影响整个国家的长久竞争力。

  而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整体发展,决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任务,它依靠整个社会对科学的亲近和尊重,它需要一个崭新的评价体系来抗衡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它有赖于每一个家长、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普通公民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探索和追求。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孕育出一批批踏踏实实不怕寂寞做学问的“霍金”和“纳什”。我们期待,我们祝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