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是各科研单位汇总评价成果的日子。不少单位修改评价体系,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一时之间,国际核心、重点刊物又成追捧对象。
类似的粗放型评价体系,年复一年,不断滋扰科研人员。事实上,在科研领域,同行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方式。可在我国,同行评价变成了刊物评价。平时,科研工作者缺乏交流,不少学术交流会成为游山玩水会,不少科研单位为了抢先发表所谓的科研成果,在论文刊登前不愿进行同行交流。大家都憋着一股气,在所谓的国际学术刊物上进行刊登学术论文的比赛。而一些国际学术刊物摸准了中国学术界的行情,主动邀请本国学者与中国学者开展所谓的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中了解中国学术发展动向,并在学术论文上“利益均沾”。
检索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取得领先成果的科研论文,大多是中外学者共同署名。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在某些领域的国际合作确实较好,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不正常的学术评价办法让部分学者不得不借外国学者之手,争取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以此抬高自己在国内的身价。
类似现象在社会科学界也普遍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在制定评价标准的时候,参考自然科学界的做法。
一些科研单位把这种做法看作提高本单位学术地位的法宝。但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种渎职失职的托辞罢了。科研成果的好坏,标准不是其发表刊物的级别,而是其观点是否具有前瞻性、论证是否具有逻辑性、论据是否具有关联性。如果平时不进行学术交流,自然不了解学术同行的研究动向;如果不花时间分析学术论文自身价值,就只能把学术质量的评价权交给少数不从事科研的编辑。尽管有些核心学术刊物实行匿名审稿,将学术论文交给不同单位的科研同行加以评判,但由于整个过程处于不透明状态,很难保证每篇学术论文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只有建立一种常态化的学术评价机制,充分了解学者的学术思想、了解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以及提供的论据和论证方式,才能对科研人员的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然而,很多科研管理人员平时无暇顾及科研人员的工作状态,不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而只是在年终岁末,根据汇总上来的科研成果名称和发表刊物的级别来评判科研人员的工作量。这促使一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投机取巧,千方百计地与核心、重点学术期刊的编辑搞好关系,争取自己的论文在这些刊物上发表。即使这些论文缺乏原创性,在论证方法和论据搜集方面不具有任何新意,只要符合科研论文的基本规范,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申报所谓的科研津贴、争取各种科研奖励。
坦率地说,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仍然没有摆脱官僚评价体系的影子。其中难免的弊端是,少数科研管理者关门制定科研考核指数,将少数期刊定为核心、重点期刊,根据文章发表刊物的级别计算奖励金额。少数科研管理人员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所谓的评价标准,并以此判断科研人员的工作能力。
从重视学校排名到重视学科排名,从重视科研工作者到重视学术成果,从重视学术成果发表刊物级别到重视科研成果自身价值,学术评价体系应当越来越符合学术评价的原意。如果只重视学术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并以此衡量科研工作者的能力,甚至以此决定学科排名或者学校排名,学术发展就会步入歧途。当务之急,是改革我国的科研管理体系,让科研工作者潜心做学问,不再被少数管理工作者制定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评价指标所干扰。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