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国家和地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比较著名的如美国学者马克卢普、波拉特提出的信息化评价的测度理论与方法以及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等。 相对而言,关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统一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与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信息化评价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如何评价信息化建设对国家、企业和其他团体的影响愈发重要。在1997年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会议上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六要素: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2001年7月29日,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研究提出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是根据我国国情,在国家信息化的六个要素中,选择最能反映各个要素水平的20项指标,依照国家、部门和地区已有和新增的统计报表,以及有关单位抽样统计获取的数据进行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工作。相比较国外的信息化评价方法和理论,我国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具有指标体系更加完善、测算方法更加简单的优点。
美国学者信息化评价的测度理论和方法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提出用知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反映美国知识产业的发展状况。到了1977年,美国学者马克尤里·波拉特(M.Porat)在《信息经济》一书中,基于马克卢普的理论,第一次系统提出信息经济的评测方法,建立了一个以信息部门占GNP(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指标体系得测算模型,称为波拉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专指直接从事信息活动且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专指依附于其他部门,其提供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不直接进入市场而是直接为所依附的部门提供消费的部门),并分别对其占GNP的比重和信息劳动者就业占总的劳动人口的比重进行测算。
波拉特将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的GNP相加,就得到信息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信息经济进行了定量研究,其贡献在于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经济的测算理论和方法,通过是否进入市场交换为标准的信息产业划分方法比较清楚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存在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界定问题,对信息化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等的发展状况体现不足,计算比较复杂。
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
1965年,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源首先提出信息化指数法。该方法是由4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构成,采用平均算术法。4个二级指标为: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三级指标为:信息量包含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人每天报纸发行数、每万人书籍销售点数、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信息装备率包括每百人电话数、每百人电视机数和每万人计算机数;通信主体水平包括第三产业人数的百分比、每百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信息系数包括不包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外的个人消费。
通过将这些指标量化后的指标总值同某一基年相比可得到信息化指数。相比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的指标内容更为明确,数据更易获得,且可以纵向考察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同时期信息化发展水平和趋势,比较实用。同时比较清楚地给出了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两个概念的界定。但由于提出的时间较早,存在指标设置显得过于陈旧,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和选用实物测度指标,使得指标缺乏长期稳定性的问题。
2000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倡议的“信息化校园计划(CCP)”是目前美国有关高校信息化方面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研究项目之一,是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从1990年到2002年期间,该项目每年从美国选取600到800所大学进行调查,定期发布各大学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报告,包括信息技术规划、经费、教学应用、师资培训等。该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美国大学校园信息技术应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对发展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许多建议。
ACSS也是目前亚洲有关高校信息化方面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2002年在香港大学启动,通过与北京大学、美国的CCP、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多媒体教育研究所等院校合作,对亚洲地区的1000多所大学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调查和评价,重点在于了解亚洲地区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供各高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6年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学术年会上,复旦大学根据在国内高校信息化评价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结合上海地区的实际评测的实施经验,在2005年9月项目专家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全国高校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总的来说,国内外关于高校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仍旧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鉴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巨大差异,现有的一些指标体系尚不够全面和完善,更加缺乏广泛的测评实践。
《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5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