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什么是“透明计算”?
2015-01-27 光明网-《光明日报》

  透明计算扩展冯-诺依曼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1月9日,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揭晓,一等奖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率领的团队凭借“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摘得,夺奖成果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化计算模式——“透明计算”。

  “透明计算”概念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首次提出。它不同于舶来品“云计算”,被称为地道的“中国货”。

  据资料显示,透明计算是一种用户无需感知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程序和通信网络的具体所在,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从所使用的各种终端设备中选择并使用相应服务的计算模式。而其主要特点则是“存储和计算分离”以及“软件和硬件分离。”

  简单来说,透明计算就是通过网络,把存储、运算、管理进行物理或逻辑上的分离,将应用和硬件分开,实现个人在任意地点的同一体验。

  用透明计算概念发明人张尧学的话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计算机的用户端不仅‘瘦身’了,而且能做更大的事,即通过网络无障碍获取不同操作系统的各种服务。这些软硬件、操作系统对用户都是透明,不是封闭的,所以取名透明计算。”“透明计算即自由、兼容、穿越、跨平台、打破壁垒、共应用、共操作系统。”

  从应用和功用来看,“透明计算”在概念上与之前备受行业热捧的“云计算”有一定的相似。

  实际上由张尧学团队率先提出的“透明计算”,被国外同行称为“先于云计算、包含云计算”的网络计算模式。

  从计算机诞生起,“冯·诺伊曼结构”就“一统天下”。由此带来的问题,例如网络安全性低,存在病毒、后门、监控;操作系统、芯片、中间件构成的产业链也受制于人;用户很难在同一电脑终端上实现跨平台操作。手机不断更新换代,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同样推陈出新,一个软件被破坏了,安装起来麻烦。计算机都是厂商安排好的,买手机、PC机,软件也都是厂商搭配好的。这些费钱又费事。

  “透明计算”针对的就是上述问题。希望通过这种方法,使用户有权利选择不同的软件和服务。

  而目前透明计算操作系统已经在企业、部队、教育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透明计算已成功应用到我国大型冶金企业的工控系统与工程设计部门,如广西有色华锡集团和中金岭南凡口铅锌矿。腾讯则成功将这项成果应用于手机定位和微信等方面。阿里巴巴、华为、联想等企业也开始关注并使用该成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