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
2013-11-05 人民网—北京晚报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今天发布。

  报告显示,近年来,世界人才从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国家大规模流动的潮流正在悄然改变,人才逐渐由工业化国家向亚非拉等国家回归。

  蓝皮书认为:家庭团聚原因是中国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原因。其中有90.9%的留学生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而回国,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职业发展有信心而回国,66.7%因为可以享受更好的文化生活而回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海归,多看重国内职业和市场发展机遇,回国原因以职业发展为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海归,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留学生和家庭之间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家庭成为其最主要的回国原因。

  超四成海归在京就业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常用“海待”这个词,来特指从海外学成回来的留学人员,“待在家里、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的状态。但据今天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研究显示:目前,86%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表明多数海归并没有变成“海带(待)”或“海参(剩)”,海归就业难问题并不突出。

  资料显示:海归回国后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占65.3%,在回国后3至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占21.0%,在回国后6至12个月找到工作的占8.2%,1年以上才找到工作的占5.5%。

  海归回国就业地区覆盖了15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市。其中,有41.6%的海归在北京就业。

  近半数海归进入金融业

  金融及相关服务业是海归就业最多的行业,有48.5%的海归进入金融及相关服务业工作。按人数比例从高到低,其他吸纳海归就业较多的行业包括教育、科研(9.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8.7%),文化创意产业(7.4%),生物工程或医药(7.4%),新能源、新材料(7.0%),政府和公共事业(6.9%)。

  海归从事的岗位以销售、市场类和研发类为主。其中,销售、市场类的占33.5%,研发类的占24.2%,从事行政工作的海归占17.7%,从事生产运营、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职位的分别占7.1%、6.8%、6.4%。半数以上海归就业的职位以基层岗位为主,基层岗位占57.8%,中层岗位占27.4%,高层岗位仅占6.3%。

  “海鸥”为国服务比例增加

  据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人社部提出了针对海外学子的“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促使“海鸥”群体壮大。“海鸥”群体多为在国外获得绿卡或国籍的高层次人才。他们频繁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从事商务贸易及各种不同项目,他们选择如回国经商、向国内转移技术或进行投资等各种适合自己的方式为国服务。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一项针对加拿大海归跨境流动的调查,现在“海鸥”越来越多,样本每年均至少往返中加一次,有82%的人往返中加1至2次,有4%的人每年往返次数为8次以上。随着越来越多海归回国创业,海归人才或海归创业企业中人才的跨国流动也会越来越频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