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国大学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引发了许多国人的思考。我在驻美使馆任公使衔参赞时期,就此问题走访了不少大学,也请教了不少中外教授,与众多学者交谈后,我大致归纳了三个方面。
我认为,要想成为世界一流顶尖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要敢于假设、善于设问,这是必要的前提。一个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不仅要敢于科学实践,更需要在科学重大领域敢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第二,对待假设的问题,要具备进行科学举证、认证的能力,这就需要科学家具有文理学科方面的知识,尤其要掌握数学和理工科知识。第三,要具有科学缜密的哲学思维,树立“大哲学”理念,用哲学思想与方法指导科学探索、实践、创新。
先从第一个“假设”问题谈起。一个科学家要想具备敢于“设问”、善于“假设”的能力,就要从小培养,家庭和学校要提倡孩子到大自然去,多观察各种自然现象,鼓励孩子多提问、多思考,引导孩子对各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个问题是对科学举证、认证工作。这就需要顶尖科学家具备文理知识,尤其是数学、理工科知识。在这方面,我认为中国学者有较大优势,大部分中国海外学者都是在实验室帮助世界顶尖科学家开展科学举证、认证工作,这是我们的强项和优势。
第三,顶尖科学家要具备缜密的哲学思维。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观察世界上事物彼此间的关系。若条件允许,最好让孩子趁早接触哲学,以及伦理学、美学、修辞学、逻辑学、诗词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为孩子输送更多精神食粮,帮助孩子升华思想境界,提高思想觉悟,净化心灵,避免孩子只专注短线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避免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在孩子中蔓延泛滥。
总而言之,我国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一定要重视艺术和音乐教育,肯定艺术、音乐对造就顶尖人才带来的毅力、耐心、团队精神等精神力量;坚持文理渗透、中西合璧、古今贯通,倡导人的全面发展;让哲学、逻辑学等重要课程早日走进学校课堂。
(作者:岑建君,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正司级干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