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近两年的辛苦,凝炼出“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这个议题为何如此重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日前召开的丛书首发式上说:“开展学科发展态势评估,就是要及时掌握我国基础科学总体学科布局的动态变化情况,全面了解学科产出、发展阶段、人才队伍、学术影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真实情况,科学认识我国各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
基础学科受冲击、交叉学科支持不够、学科组织建设欠账过多、文化与制度环境不完善
——妨碍我国学科健康发展的四大“顽疾”
有些需要长期积累、难以短期出成果的学科缺少稳定支持;有些对我国长远发展有战略意义、而当前没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学科缺少前瞻部署;有些在学科体系知识传承中不可或缺的“冷门”学科受到严重冲击——一些具有基础性的学科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学科的发展。科学家们在报告中直言不讳:“有的大学过度追求就业率,学科设置和调整更多考虑市场导向,而较少考虑学科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有的研究机构把任务带学科异化为任务‘代’学科。”
同时,一些交叉学科在学位授予、专业设置、经费支持等方面也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支持。研究认为,我国学科体系仍以传统学科分类为主,未能根据交叉学科发展态势适时调整,与国际学科分类不接轨。
一些学术共同体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报告指出:一些全国性学术社团依靠挂靠单位生存,甚至成为某些单位学科“领地化”的工具,未能体现“全国性”和“学术性”定位,自主性和独立性严重缺失。一些学术期刊在向市场化、企业化经营转变的过程中,“学术商业化”现象严重。
报告对文化与制度环境的评价更为犀利:“科研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公正直接影响到学科建设,行政权力过多干预学术活动、破坏学术规范,甚至限制学术自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科技界自身的某些‘潜规则’和利益博弈导致严肃的科学批评和争鸣严重缺失。”
明确战略指导思想、对交叉学科倾斜性政策、培养人才基础、科学家治理机制
——开出完善学科发展的四个“药方”
针对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报告开出了“药方”。
首先,明确未来10年我国学科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科学家们凝练出16个字:“厚实基础,协调发展,前瞻布局,重点突出”。一方面加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按照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与特点,调整和优化学科资助政策,适时部署、资助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兴学科,促进各学科协调发展,支持广大科学家自由探索;另一方面组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行先导性和定向攻关,前瞻布局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可能发生的方向,重点突破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其次,对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实行倾斜性政策。陈宜瑜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制定我们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已经吸收了报告的一些前期研究成果。”报告中也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项目评议准则、专家遴选和资助机制方面重视且适应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统筹规划并资助跨门类、基础科学和高科技前沿交叉融合、跨一级学科的学科交叉前沿问题的研究。
报告建议,让科学家更加专心地治研,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自主地探索,更加自觉地合作,为更多年轻人创造成功机会。要下大决心革新教育理念和体制,摒弃“灌输—应试”教育模式,拓宽学科基础,强化学科专业训练,适度扶持“冷门”学科和特殊专业。
“加快建立我国科学发展的科学家治理机制”,是这张“药方”上的最后一味“药”。报告中建议,学科战略、学科布局、学科政策和学科发展规划时高度专业化的问题,应该由科学家及其组织进行自主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对学术的干预,将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从以任务检查监督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
逐渐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方法
陈宜瑜坦言:“学科发展评估在国内还是一件探索性工作,要逐渐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方法。”
他认为,做好学科发展的战略研究,既要把握全局,也要认清不同学科的不同规律和不同发展阶段。把握全局,就是“不仅要高度重视传统优势学科,而且要始终关注薄弱学科,更要大力推进交叉学科建设,要适时选准那些具有基础性和带动性学科”。
同时,“不同学科有不同发展规律,学科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一些学科,如生命科学等,处在创新密集期;一些学科,如化学等,处于完善与扩散期;一些学科,如认知科学等,处在源头创新期的前夜。陈宜瑜说:“不同学科面临的问题不同,我们既要把握科学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也要洞悉具体学科的特点;既要了解学科内部发展的历史,也要展望影响学科发展的社会因素。”
“进行这样的研究,不仅需要专业的科学家,也需要知识面较宽的战略科学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战略科学家还是比较少的。”陈宜瑜说:“希望在战略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发挥院士们的领军作用,还要发挥他们的育人作用,适当地吸收年轻的科学家参加,加快我国战略科学家的培养进程。”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