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停靠在布伦瑞克港口。记者管克江摄
德国中部城市布伦瑞克港口近日停靠着一条驳船。与众不同的是,它的船头顶着一个硕大的蓝色充气“地球”,船身上刷着“科学在旅行”字样。这就是“科学”号驳船,它每年花五个月时间游遍德国全境,普及科学理念。
“科学”号驳船每年设定一个展览主题,对公众免费开放。今年的主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厅不大,但每个展示都能让观众参与。一块大型触摸屏前,一位父亲神情紧张、挥舞着双臂指点儿子:“别再盖厂房啦!你看,二氧化碳排放的图标变红了。得多种点树!还有,在居民楼前铺点草坪……”原来,他们正在进行城市规划。屏幕上方是工厂、住房、公交站、树木、草地、水塘等图标,下方有二氧化碳排放量、城市用水、温度等图示。“没想到城市规划这么复杂!”这位父亲冲着记者直摇头。
工作人员弗洛里安·费内代说,世界人口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这个展示目的是启发观众思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人类、社会各个指标的均衡。任何一个指标超标,电脑会自动报警并提出改善建议。“厂房、汽车对环境不好,我全部都种上树行不行?”记者问。“那也不行,得有足够的住宅供人居住,合理的企业数量开展经济活动。另外,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不一样,在规划时要有所区别。比如东南亚地区气温高,容易发生水灾,就需要多规划绿地和水塘储水。”他回答。
“手机的旅行”则展示手机从原料到成品所经过的各个渠道。一部诺基亚手机,设计在芬兰完成,但生产所需的原料铜来自智利,金来自南非,主要零配件在中国制造,然后在马来西亚组装,最后销售到德国等地。“我们手里的手机,其实辗转旅行了4万公里。这期间给环境带来了很大负担。”
孩子们在排队玩“猫头鹰旅行”游戏。通过大屏幕下的视频捕捉设备,他们张开双臂,模拟成猫头鹰,在城市公园内飞行。每经过一个路灯柱,需要回答一个关于灯光的问题。弗洛里安说,“灯光污染”是城市化探讨中出现的新概念。人类需要灯光工作、生活,但灯光对有机体的“生物钟”和生物体的夜间行为方式造成干扰。
“科学”号今年5月底从柏林启航,将沿着德国和奥地利境内主要河流,走遍36座城市。结束布伦瑞克活动后,它的下一站是汉诺威。在那里,大学教授们将登船同观众交流。刚从大学政治系毕业的弗洛里安说,和“科学”号同行对他自己也是一次教育。“以前总觉得科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脱钩的,现在才发现,可持续发展、环保、回收再利用这些概念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一路走来,观众们提问最多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城市生活可持续?‘科学’号没有给出答案,但它唤醒了我们每个人的关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