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随着一声令下,船员们纷纷登上甲板,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号从青岛中苑码头缓缓驶出,开始了它的处女航,执行中科院“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WPOS专项)科学考察任务。
一个宏大的计划
“目前被人类认识的海洋还不到5%,剩下95%的未知世界主要都在深海和大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WPOS专项首席科学家孙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中西太平洋又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地质过程也非常活跃,与我国的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等息息相关。
作为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中唯一一个海洋类项目,WPOS也是我国海洋基础研究领域最大的一个科学计划。它将以热带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海洋系统的视角开展综合性协同调查研究,在印太暖池对东亚及我国气候的影响机制、邻近大洋影响下的近海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促进我国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显著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理论研究水平,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提到此次“科学”号的首航,孙松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在他看来,这不仅是这艘备受关注大船的第一次正式科考之旅,更是WPOS专项的第一个航次。“新船、新装备、新人,的确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摸索。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义务为人类认识海洋、和平利用海洋作出贡献,希望‘科学’号这次能取得一些激动人心的发现。”
一座移动实验室
“科学”号在技术和建造方面整合了当前海洋科学考察多学科、多领域的先进装备和信息技术集成,可以进行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被誉为“海上移动实验室”。
在“科学”号的甲板上,一台巨大的设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台名为深海ROV机器人的庞然大物配备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深海高清摄像机和机械手,具备深海热液区温度、压力、盐度、浊度、溶解氧、pH、甲烷、二氧化碳等多种物理化学环境参数的原位探测能力,可以对近海底海水、热液流体、浅表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品进行可视化现场取样。
中科院海洋所船舶运行管理中心工程技术部副主任张鑫说:“机器人能够上下左右地运动,两只‘手’也十分灵活。同时,它能实现长时间水下作业,是目前唯一一台具备4500米深度作业能力的机器人。”
除了ROV机器人,“科学”号还搭载了深海拖曳探测系统、重力活塞取样器、电视抓斗和岩石钻机、万米温盐深仪等许多先进的大型深海探测和取样设备。“科学”号第一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李超伦介绍说,这些设备相互配合,能够完成海底地形扫描、海底结构探测以及取样的全过程。
“我们这次科考的重点是海底热液系统相关研究。”李超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热液区实际上是地球在海底的一些小缝隙,那里温度很高,但生存着一些奇异的生物。“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对以前文献报道的冲绳海槽热液区进行精确定位,同时探索那里的环境特点,以及究竟生活着什么样的生物。”
一位老船长的决心
“科学”号此次搭载了46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将对冲绳海槽热液区的热液喷口周围海域物理化学环境进行现场原位观测和取样分析。
虽然有着三十六七年的驾船经验,但此次任务对船长隋以勇来说仍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次ROV机器人要下水作业,对船体姿态控制的精度要求很高。船上搭载的又都是最先进的科学设备,很贵重,所以我们的船舶系统和作业系统一定要配合好,确保精度,更要确保安全。”
隋义勇的压力可想而知。科考船不同于一般的客船或货船,它不走常规航线,而是要到一些环境恶劣的水域作业。因此,“科学”号在设计建造时,抗风能力就达到12级,自持力可达60天。“此外,由于科学作业常常保持几个小时不动,为防范海盗等危险因素,船员须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瞭望,提早发现可能的危险信号。”
“当一个科考船的船长,不仅要对船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负责,还要对科学调查足够熟悉。”这名经验老到的船长表示,“不过这个季节出海还是不错的,船的各个方面也都准备好了。我对‘科学’号很有信心。”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