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NASA发现最小系外行星
2011-01-1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日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类地行星。这颗行星成为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小系外行星。

  NASA将这颗由“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成功定位的行星命名为“开普勒-10b”。

  “开普勒-10b”星体体积约为地球的1.4倍,质量约为地球的4.6倍,平均密度每立方厘米8.8克,近似铁质。

  “开普勒-10b”与公转恒星的平均距离只有水星公转平均半径的二十三分之一,因此,它的公转周期仅0.84天。

  法新社援引NASA专家纳塔莉·巴塔利亚的话报道,“开普勒-10b”向光一面温度超过1370摄氏度。按她的说法,这种温度“足够融化铁块”,不适宜生命存在。

  即便如此,NASA“开普勒”项目研究人员道格拉斯·赫金斯仍将“开普勒-10b”的发现称为寻找类地行星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尽管这颗行星不是处于(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宜居星体带’……我们的任务使类似发现成为可能,意味着有希望找到更多类地行星。”

  名词解释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2009年发射升空,是全球首个专门用于在太阳系外寻找星体的航天器。这一发现刊载在最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