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太空花生:奇特形状小行星近距离掠过地球
2015-08-04 新华网

小行星1999 JD6

  北京时间8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拍摄到了一颗花生形状的小行星,它在上周末7月25日以非常近的距离掠过地球。据介绍,这可能是一颗“密接小行星”,由两个圆形突出的部分组成。

  图像显示,这颗被命名为“1999 JD6”的小行星在美国太平洋时间7月24日晚上9:55(北京时间7月25日下午1:55)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此时距离约为720万公里,相当于地月距离的19倍。

  美国航空航天局小行星雷达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兰斯·本尼尔(Lance Benner):“雷达图像显示,在大小超过180米的近地小行星中,有大约15%都具有这样的分叶的、花生形状的结构,包括1999 JD6。”

  为了获得这些图像,研究者将NASA的70米深太空天线网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100米绿岸(Green Bank)天文望远镜综合起来进行观测。具体过程是,深太空天线网向小行星发射一束雷达信号,而绿岸望远镜在地面上接收返回的信号。

  这种技术被称为“双基观测法”,能有效地提高雷达图像中的细节信息。在利用该技术获得的新图像中,可以观察到小至7.5米宽的物体特征。

  利用7月25日采集的数据,研究者合成了一个大约7小时40分钟的视频。从视频图像可以看出,这颗小行星十分细长,估计其长轴的长度约为2公里。在此次近距离飞掠过地球之后,它需要经过40年才会再靠近地球。也就是说,1999 JD6将在2054年再度近距离飞掠地球,届时它与地球的距离也与当前接近。

  对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肖恩·马歇尔(Sean Marshall)来说,此次观测的数据将非常有用。“我对这种特别的小行星很感兴趣,因为在此前红外线波长的观测中,对它的体积估算并不一致,”他说,“雷达数据将使我们最终确定它的体积,并更好地了解这颗有趣的小行星。”

  尽管1999 JD6的大小还没有最终确定,但科学家已经对这颗小行星做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关于它的许多物理性质以及运行轨迹的信息。1999 JD6的自转周期只有七个半小时多一点,科学家认为它的颜色相对较深。1999年5月12日,位于亚利桑那州的罗威尔天文台近地小行星搜寻计划第一次观测到1999 JD6。

  小行星的内部

  长期以来,尽管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进行研究,但科学家依然对小行星的众多神秘特征感到困惑。科学家认为,小行星的内核物质或许能帮助解开地球等行星形成的谜题。2014年,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在这一问题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他们首次发现小行星具有高度多样的内部结构。

  来自英国肯特大学的这个团队发现,一颗近地小行星——小行星25143,又名糸川(Itokawa)——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密度。这颗小行星也呈花生形状,科学家利用从2001年到2013年获得的望远镜图像对其旋转速度进行了测量,并统计了旋转速率的变化。

  这些精细的观测结果,加上新的有关小行星热辐射的理论工作,为天文学家提供了探索小行星内部的机会,并将帮助解开其形成之谜。“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了解小行星内部时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看到这颗小行星具有高度多样的内部结构,”研究者Lowry博士说,“在了解太阳系岩石天体如何形成的问题上,这一发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