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我国首次开展微纳卫星集群飞行试验
2015-09-22 中国科学报

  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与研制的“天拓三号”微纳卫星集群,于9月20日北京时间7时0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微纳卫星集群飞行试验。

  “天拓三号”是由6颗卫星组成的集群卫星,包括1颗20公斤级的主星、1颗1公斤级的手机卫星和4个0.1公斤级的飞卫星。卫星入轨后,手机卫星和飞卫星与主星分离,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通过太空组网,实现6颗卫星集群飞行。6颗卫星之间,将开展子母式卫星在轨释放、空间自组织网络、多星协同测控等多项空间技术试验在轨技术验证。

  “吕梁一号”是“天拓三号”的主星,该卫星采用了通用化多层板式微纳卫星体系结构,主要开展新型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号接收、星载航空目标信号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信号接收、火灾监测、20公斤级通用化卫星平台技术等系列科学试验和新技术验证。该系统可对全球范围内的船舶快速完成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的接收,并实现对我国现有岸基AIS系统的有效补充。星载ADS-B系统则可对全球范围航空目标实行准实时目标监测、空中流量测量,为航线优化和提高航空飞行效率提供信息服务。

  从“天拓三号”分离的手机卫星“智能号”,是国内首颗以商用智能手机主板和安卓操作系统为核心设计的卫星;4颗“星尘号”飞卫星则是世界上最小的卫星之一。

  据介绍,承担“天拓三号”研制任务的是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其中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占70%。在项目研制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

  “天拓三号”的成功发射和多项在轨试验的顺利开展,是国防科大继研制成功世界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我国首颗视频成像体制卫星“天拓二号”之后,在微纳卫星领域取得的又一自主创新成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