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散存储到集中的数据管理,北京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一变革为北大今后的数字校园建设夯实了基础。
容灾是今年的一个热点话题,本刊也对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近期公布的《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做了大量的追踪报道。
校园数据保护对于高校教学的正常开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北大近期就建立起了自己的集中数据中心,为校园重要应用提供数据容灾备份服务。
来到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的楼门前,记者看到三个牌子,分别写着: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北京大学网络中心和北京大学管理信息中心。
原来,北京大学为了让校园信息化的管理更加高效,将三个职能部门集中到了一起,负责整个校园的IT规划和运营工作。
“管理职能虽然集中到了一起,但是管理的对象—数据却没有集中到一起,以前各个院系的数据都是自己进行存储管理,这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宋式斌工程师告诉记者。而这,也正是北京大学建立数据中心的最重要原因。
一次故障引发的启示
据了解,从90年代初开始,北京大学就陆续开展了自己的校园网络建设。十几年来,北京大学的许多校园业务系统已经运行在了网络之上,如教务、研究生、财务、一卡通等等关键业务系统。
“网络上运行的业务越多,我们的担心也就越多,一旦这些数据丢失,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可问题在发生之前永远不会提前通知,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做好准备。”宋式斌告诉记者。
据了解,由于北大中很多部门、院系都有着自己的IT系统,运行自己的服务器,很多数据也都保存在本地,数据备份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此前,档案馆就因为硬件故障丢失了近3个月的数据。
因此,为了防止因为意外造成的数据丢失和对校园应用产生的影响,北京大学提出了建立北京大学数据中心的构想。并提出了北京大学数据中心的三大主要内容。
据宋式斌介绍,它们分别是:校园关键数据应用与备份、校内重点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容灾系统。
这一平台作为校园所有应用的后台支持,如果用户前端的应用系统发生问题,马上就能够在数据中心中找到相应的备份,快速恢复系统。
从分散到统一
目标确定之后,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便开始设计这一系统。此前也考虑过采取分散的点备份方式,但是,数据分散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支撑,在计算总体拥有成本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后期维护成本。
比如分散的应用需要提供更多的机房建设成本、系统维护成本、电力消耗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这些成本的总和是非常大的开销。如果集中数据存储后,数据不但能受到良好的管理和维护,所需要的成本也下降了很多。
外,现在在北京大学的网络中运行有多种服务器系统,软件硬件十分庞杂。包括有SUN、Fujitsu、Intel的服务器以及Solaris、Windows2000、Redhat7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方面也有Sybase、MS Sqlserver、Oracle多种类型。这些特点也使得分散实施数据备份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于是,计算中心便想到了建立北京大学数据中心,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集中存储、备份。
据了解,北京大学网络信息存储系统,是北京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与发展五年规划的一个子项目,该系统主要负责信息化校园环境下信息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以及利用数据集中存储的安全性为北京大学全校范围内的数据提供存储服务。
整合工作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设备层面的归并,其二是管理层面的归并。一方面在设备层建立一个逻辑上的存储池,满足计算系统的存储要求,也就是位于计算中心的数据中心机房,提供存储和备份设备。
另一方面,在管理层面上建立从设备管理、存储空间管理到数据管理的统一的基于资源服务为目的的管理体系。
集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得益于北京大学成熟的网络环境,通过校园中连接到各个部门、单位的TCP/IP网络,各部分的数据便有了良好的传输通路。
另外,由于北京大学与昌平分校之间已经铺设好了光纤的网络通路,因此北京大学还即将在昌平建立起北京大学的数据容灾中心,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