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由《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教育信息存储与应用大会”在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地召开,会议期间收集到近四百份有效问卷,统计数据表明:教育信息资源迅速增长,数据集中管理倾向性明显,对数据整合和数据管理的需求明显。
高校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集成也渐行渐近,伴随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存储问题日益严峻,各大高校都在尝试和思考新的策略应对。
高教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信息中心主任蒋东兴认为:“未来数字校园要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加强对于教学、科研过程中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加强对于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如统计、分析、挖掘、评价,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分级存储、建立灵活的数据中心……各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在高校悄然兴起,一个全新存储理念正在形成和发展。
新一轮数字化浪潮
在耶鲁大学物理图书馆的现刊架上,前来查询资料的师生们多会看到,多数纸本刊的位置上有一张使用电子版的通告,而如果读者在看有电子版的纸本刊,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则会上前了解一下为什么。这种信息查询和服务形式的变化,是否预示一个新的开始?
相关的预测是,十年内信息量将会以指数级的速度膨胀。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估计,全球每年产生2EB(Exabyte, 1021)非重复的数据,而其中约93%是以数字形式存储的。而这个数字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印刷资料数据量(约200PB)的10倍。
同时,根据大英图书馆预测,到2016年,科技、医学、生物期刊将全部电子化、无印刷版;科技学术类图书基本电子化;教科书将按需出版(POD)。专家分析,全球新一轮的资源数字化浪潮已经开始。
这种发展趋势,直接的影响是,海量数据如何存储和管理,信息资源将以什么形式提供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姜爱蓉认为:“过去我们是被动尝试,现在是主动选择,在全球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中,高校需要积极应对,才能少交一些学费。”
从教育部211公共服务体系之一的资源建设CALIS,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缩影。1998年,CALIS开始组团引进国外电子资源;2007年,CALIS组团72个,购买了302个数据库,约3.5万份电子期刊,20万册电子图书。全国共621所高校、3663馆次参加集团采购。仅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电子资源经费占文献总经费比例从2007年的40%到2008年的55%,2009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8%。
当前,以图书馆资源为主的高校数字资源逐渐进入集成和整合阶段,相关人士分析,高校需要建立灵活的数据管理策略,赋予信息资源以生命力,加速信息新陈代谢。高校的海量信息活力正在苏醒。
高校信息集成趋势难挡
在存储大会回收的385份有效问卷中,当问及“采取的数据管理方式是什么”时,72%的学校选择“集中管理”。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计龙认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中,数据集成趋势难挡。”
2008年底教育领域存储大会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的调查中,多数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对学校的信息服务模式提出各自的做法和思路,高校资源服务正在向更细、更深发展。
上海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甚至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区域性的信息共享和整合的思路,并在本地区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浙江大学则在机构整合上体现资源的集成,2009年1月正式将图书馆与信息中心两个机构合二为一,确定新机构为“图书与信息中心”,以利于校内信息资源的统一和整合。
在高校,数字资源的核心是数据库建设,信息化工作也是数字资源的建设过程。张计龙提出,应该从一体化宏观角度考虑整个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在他的定义中,高校数字资源层包括:校务数据库(人事、学工、资产、财务等)教学数据库(课件、教务等)科研数据库(特色主题数据库,例如历史地理库)基础数据库(图书馆档案馆已有或在建资源)生活娱乐数据库(学生自建为主)等。而这些数字资源因为各自特点的不同,对管理的技术也提出相应的需求。
当前,各高校各类数据资源增长速度极快,对存储要求巨大;图书馆数据资源仍然是学校数据资源的主体,起着基础数据资源的作用;教学、科研、校务数字资源逐步启动,并逐渐成为学校特色数字资源;在校园网内独具的高速、稳定环境下,各类娱乐数字资源发展飞速,FTP服务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数字资源体系雏型基本形成,但管理分散,技术标准不统一,整合难度大。
因此,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热点之一,各校都在探索与信息资源变化相应的信息服务模式,尤其是图书馆。有关人士分析认为,数字资源正在日益成为提供服务的主体。
清华大学姜爱蓉认为:“图书馆系统正向多元、分布和开放的体系结构转变,图书馆系统环境正在由以往简单的机房技术向高可用的数据中心过渡。”她甚至预言,未来存储产品不再是附属于服务器的辅助设备,而正在成为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主角。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