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建设已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尤其是计算机应用学科的网络课程,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课本知识或黑板简单的搬家,教师只注重挖掘一些显性知识。却忽视了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结果只传递给学生部分显性知识。同时,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科的特点,结果大多数学生把它们作为一种理论课程来学习,学到的多是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常常无法下手,学与用严重脱节,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亟待提高。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以《SPSS》网络课程为案例,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具体研究分析该课程的设计。
远程教育体系中的知识和知识管理
远程教育体系是由远程教育资源以及在传送和接收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媒体、环境、政策之间形成的交互所组成。
在这个体系中,知识伴随着教与学的相关活动产生,笔者认为用Verna Allee(1998)的“波粒二相性”来分析它是很容易理解的。
远程教育体系中的教学资源,是以“实体知识”的面目出现的,一般而言,可以分为网络课件、学习软件包、教材(印刷或者电子版)、VOD点播的视频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等。其中每一类还可以细分下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们要关注的是它们的实体性,它们拥有的编码化和数据库化的显性知识特征。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师生互动和教学过程管理、服务,涉及到的要素有:传送媒体、远程教育组织机构、远程教育过程中的人员(学生、教师、管理者等)。在教学过程中,对原有实体资源的共享、学习、创造、应用等,作为过程的知识就产生了。作为过程的知识又对作为实体的知识提出了新的组织、编码的要求。
现今远程教育界热衷于讨论资源建设、课件开发等课题,正是对于如何管理实体知识使其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积极反应。
在远程教育体系中同时作为“波”和“粒子”的知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恰当的媒体提高传播效率,鼓励师生互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且能够达到传统教育的目标。那么在这个体系中的知识管理,则是一种手段,是通过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组织的内部结构,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进行知识的交流,再次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然后进入下一次的知识传播和改良的循环。
因此知识管理就不仅是对于教育资源本身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而是重在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以促进知识的转化,尤其是挖掘信息接收方的隐性知识,这样,我们才可能有一个好的起点去支持学生原有的知识链条,获得个性化的教育结果,我们的远程教育才能是有质量的。
忽视交互性的远程教学
远程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首要之处在于教与学的关系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安排上也应遵从这样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学习者的认识规律、认知特点不断地基于新信息和原有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类比、假设和推论,最后达成有效的知识建构。
而目前的网络教学课件,以笔者工作中接触到的多所高校的大多数课件而言,虽然课程资源的数量很多,但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却非常缺乏,尤其是忽视了网络媒体强大的交互性这个最有价值的特点。
师资的缺乏、技术人员对于教学原理的忽略或者理解偏差,造成了教师上课录相直接搬上网络的资源建设结果;文字方式的课程资源在编写时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化需求和原有的知识结构水平,而成为教师上课板书的呈现或者教材章节的内容摘选。
这样的结构就是最常见的视频加PPT文字提纲的课件模型。
为了达到有效的知识建构,教学资源的显性化呈现组织就不能仅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搬家”或者教材的电子化,而是应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对于信息编码所采取的媒体形式、呈现的顺序、扩展资源的清单、教学设计中的情景创设等,都是需要在课程资源组织时作为质量衡量标准的重要因素。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呈现,帮助学习者完成认知操作,促进学习者进行知识链的反思,从而使他们能够自主选择资源,按需学习,最终获得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原则
知识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强调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对于网络课程设计而言,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指导的网络课程设计原则概括如下:
知识积累共享原则:通过记录许多教师、学生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不断挖掘学生等富有个性化的隐性知识,不断进行集体智慧的积累,从而防止知识随时间而消失,使知识在学生之间进行共享和推广,使所有学生都能接触和使用已有的知识,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发展。
合作互动原则:知识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社会性互动合作有助于学习者交流信息,取长补短,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改进学习质量。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的时候,除了提供有助于师生交互的工具之外,更重要的是运用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的参与。
重视隐性知识传递的原则:知识管理理论认为隐性知识是当今世界上个人、组织乃至国家竞争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任何一个组织,隐性知识的数量和重要性远远大于显性知识,是“知识资产的冰山下部”,强调通过多种方法传递隐性知识。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的时候,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传递隐性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一些经验去分析和理解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设计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SPSS网络课程具有多个功能模块,主要创设了知识传递模块、知识交流模块、知识积累共享模块和知识反馈模块,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知识传递模块
知识传递模块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指导。对于学习内容的设置,从技能入手,将整个课程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主题(以《SPSS for windows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应用教程》为例):基本统计分析,样本分布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素分析等。考虑到SPSS的学科特点是强调操作性、应用性和方法性,所以对于每个主题主要是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如表),这是因为案例本身不但可包括显性知识,而且也蕴涵丰富的隐性知识。所设计的案例要与一定的真实生活情境相关,要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这样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相对容易地将新知识嵌入到已有的知识链条中。学习方法指导主要是教师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外部化(externalization), 传递给学生。在隐性知识外化的过程中,常常包括使用一定的技术来帮助组织成员将其观点和意象表达为词语、概念、形象化语言(如比喻,类比或描述),或者图像。教师可以借助知识可视化工具来显性化自己的隐性知识,说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结构,使学生透彻理解、准确把握。这样学生就可以将“老师的方法”和“自己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内化,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自主建构,并不断地在具体的多样化的情境中应用,以达到真正掌握的程度。
知识交流模块
交流是提高技能的一种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一种方法。通过深度对话,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隐性知识的传递。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地引导学生,在开始一个讨论主题之前,要先详细向学生说明讨论的主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并避免合作学习中的“低板效应”,即一个合作群体中能力较突出的成员往往合作意识也最鲜明,他会自发地向下调节自己的学习频率和学习广度、深度的预想目标,以适应群体中处于弱势的其他个体(最低的那块木板),导致整个合作群体的发展趋向就低不就高、低水准意志统一状态。
交流工具除了可以使用在线讨论区、BBS之外,还可以选择使用知识论坛。知识论坛是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研制开发的,提供一种效率高的知识建构团体讨论并改进观点的环境,同时提供促进知识建构讨论的个性化支架。例如,为了支持基于询问的知识建构,学生被要求使用一些标签发布便条,标签的内容一般是:“我的观点……”,“我需要理解……”,“我的观点没有说明……”或者“一个更好的观点是……”。这些认知提示并鼓励学习者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而不是肤浅的聊天。
随着学习的进一步开展,可以建立学习社区,促进学生之间持续性的深度对话,从而有效促进不同类型知识的传递与共享。
知识积累共享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是指用于集体知识积累的资源库。资源库要根据一定的制作标准,注意教学资源的规范性和兼容性,以方便资源之间的共享。资源库除了包括已经开发完成的课件、教案、课程补充材料和素材等静态的内容,还应动态地进行扩展更新,适时地记录学生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挖掘到的学生的隐性知识成为共享的知识。
知识反馈模块
知识反馈模块主要包括作业和测试评价。作业是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起来的,主要是通过案例模块中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部分,要求学习者进行实践操作,以巩固学习者的知识。这里采用的是一种动态的评价方式,评价是和学生在教学情景下进行学习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测试评价模块则主要是以具体的案例设计为主,也包括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目的是为了综合检测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全面地评价学习者的知识技能。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