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水平看,师生网络交往主要是通过邮件服务、网上电子公告板、网上聊天、由个人或单位主页构成的虚拟社区以及通过局域网进行的其他网上传输等多种形式进行。这种交往方式一改传统师生主要以教—学单向传授,实现了一种对话式交往,而且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是指师生通过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人”实现“现实人”与“现实人”的对话。同时,这种“对话”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对方”的倾听,是双方在虚拟网络世界共同在场、相互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条件下,实现相互的接纳和共同分享。这种师生网络交往方式由于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人与人的言语对话”,这就打通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使教育不再局限于以书本为中心的知识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校,而是走向日常生活世界,进而关注学校教育中的生活层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沟通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网络交往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走入了教育中,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交往方式。作为当代教师,显然既要熟悉这一现代交往方式,又要善于利用这种网络交往的优势,才能在称之为“第三自然”的网络社会中良好生存,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网上虚拟社群:实现“天涯若比邻”
网络交往的发展导致了网上虚拟社群的出现,使得网络空间概念中的虚拟交往空间和社会空间等涵义进一步强化。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的网络世界正在形成一种人际互动的新模式,也是社会空间的一种新形式。在这样一种人际互动的新模式中,师生之间交往显然具有了许多新特点。
传统教学活动局限于同地—同时模式,受众规模主要以群体为主。而网络交往则与传统交往方式不同,它能将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维信息以近乎光速的速度并行传播,能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之内到达世界每一角落,实现了几千年梦寐以求的“天涯若比邻”的理想境界。网络交往也从时间结构维度上实现了同地—同时、同地—异时、异地—同时、异地—异时四种模式并存,而受众不再局限于群体而是可以自由地以个人、小组、群体等不同方式实现双向或多向的互动。
虚拟匿名交往:自由而充满创造性
以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信息的网络空间技术使得网络空间的通信方式是几乎无延时的(实时)传输和双向的、一对多的声像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以多媒体为主要媒介的虚拟匿名交往方式。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师生或学生之间因地位、年龄、性别、爱好、表达能力等交往条件的制约,为那些在日常交往中处于劣势但内涵不错的学生提供一个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公平竞技场。
由于网络交往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符号交往,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各种信息的交流。这种交往中介的改变使得人们能够迅捷地将所传达的信息以最集中、丰富的形式传播到受众那里,使人们可以在多维的空间中用不同的方法来感受世界,交往的符号化和匿名性使人性中压抑隐藏的部分超越社会的秩序规范自由地表现出来,并能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冲突。同时,师生在虚拟世界里突破了物质表象的障碍,变得自由而充满创造性,从而改变了以教师的灌输辅导与学生的理解识记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育方式。
网络交往符号化:师生“沟通无极限”
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网上社群,它采用的是符号化的交往方式,因而它突破了现实中地域的限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可以对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广泛讨论和交流,而且,随着网络服务商源源不断、推陈出新的语言即时翻译系统正不断消除交流中语言的障碍,真正实现了“沟通无极限”。在这种情势下,原来那种在同一时空环境所进行的整齐化、统一性教育交往方式得以大大改变,而传统严格区分的师生关系也被打破了,使得师生关系呈现出广泛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征。
此外,在网络交往中,人们不再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或者注意焦点,不再是大众化过程的统计数字,而是突出每一个人的“角色”或“人物”特征。此时,交往的“伙伴”或“教师”对彼此而言只是一个符号或代码,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随时加入或退出某个群体而无需考虑太多的因素,师生或学生之间心灵的联系也不再需要物质的表现形式,而是突破了物质表象的障碍,变得自由而富有创造性。这无疑将学生从作为知识“容器”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而恢复他们作为完整的人本应具有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此一来,学生和教师之间在网络世界中更容易使心灵得到沟通,他们在网络所提供的场所和条件下互相交流,达到个体的自我满足、自我认识、自我完善。
作为一种人际互动的新模式,网络交往大大改变了师生交往的实质,而且祛除了传统师生交往关系中长期沿袭下来的种种弊病。然而这种新的交往模式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如角色失控、失范、信任危机、感情冷漠等负面效应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警醒。当然这些决不是主流,不能因噎废食,而且随着网络各项规范的逐渐建立,这些负面影响也会相应地减少。
总之,网络交往是人类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拓宽了师生交往空间的时度和维度,丰富发展了交往的内容,既体现了数字时代的鲜明特点,又无形中契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在平等、自由、开放基础上的网络交往,最终将获得完整的精神世界生成,从而造就有创造力、充满鲜活个性色彩的完整的人。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