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天津市塘沽区近年来采取多项举措,积极努力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2000年以来,该区农村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率达20%,大幅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使农村校教师人均月收入比市区教师平均多200元左右。
天津塘沽区既有城区、郊区,也有农村、渔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区委、区政府在区域性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中,把扶持薄弱学校、搞好调控、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该区多方筹集资金,依法保障教育经费增长,实施向薄弱校倾斜的财政政策,保障农村教育持续发展,建立了以政府拨款为主、学校预算外资金为辅、各种专项资金作重要补充,并通过征收教育费附加、事业发展基金及利用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开拓筹措教育经费的更多渠道,逐步加大了教育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总投入,基本保证了全区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2000年以来,该区教育总投入连年增长,平均年增长率15.2%。农村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率20%,体现了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倾斜。
该区还提高了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通过发放交通补助、误餐补助,和连续8年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给予浮动一级工资奖励等办法,使农村校教师人均月收入比市区教师平均多200元左右。近年来,有600余名农村教师提前晋级,有力地激发了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为指导全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塘沽区改革“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学校”的教育督导模式,根据各类学校情况,“分类定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分类定等”,即“硬件分类,软件定等”,依此制定出的“塘沽区中小学现有办学条件评估标准”,主要衡量学校办学基础条件,但并不作为对学校的评估内容。“中小学办学水平基础性评估指标”设办学方向、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重点考查校长的办学水平、学校的管理效能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分类定等”评估的基础上,塘沽区还建立了“发展性评估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凡在“分类定等”评估的两年内自认为有所发展的学校,都可以主动提出申请,接受“发展性评估”,进而“晋级”、“升等”,并特别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区政府从2002年开始,还每年拨专项奖励基金300万元,2003年又追加至400万元,建立起督导评估结果与考核评价学校、校长挂钩的激励机制,每年按评估结果对学校进行奖励。2004年就有12所学校主动提出督导申请,请求给予升等认定。经督导评估认定,最后有6所学校晋升等级。
塘沽区采取的种种措施,使全区90余所中小学的软硬件水平普遍提高,照顾了最广大孩子的利益。近年来,该区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9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连续多年保持100%,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6%以上,始终保持1∶1的普职比例。全区通过高考进入全日制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人数已达同龄人的一半以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