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研讨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
教师节前夕,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与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共同举办了“师德建设研讨会”。来自大中小学的教师代表与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观念、新内涵、新要求和新热点、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本版今天摘登与会者的发言,希望把师德的话题引向深入。
唤醒师德建设的时代自觉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 张宏遵
若干时间以来,我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注重精神文明,重视师德建设。然而,我们又似乎面临着比任何时候都显得严峻、显得突出的道德危机和师德困惑;若干时间以来,我们重视了市场,重视了利益,重视了经济价值,导致我们远离人文价值,以致金钱至上、见利忘义、学术腐败等在教育领域大行其道。
为了尽快发展生产力,我们当然要搞市场经济。但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交换。公共权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利益,永远都不能进入市场。如果教育也要产业化,那就不再有人民大众的教育,师德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当然要尽量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关注他们眼前的具体的实际利益,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一类的事;但同时,我们也要尽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守社会的“底线伦理”,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要在全社会彰扬美丽和崇高;把握终极目标和核心价值导向。
在社会转型期、新旧秩序交替期,我们在道德建设上注定要面临种种选择的困惑和辨识的艰难。为此,我们特别需要唤醒时代自觉。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时代坐标,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才能走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误区,走出“市场万能”的认识误区,走出从一个极端滑到另一个极端的行为误区,从而使教育事业回归本质,回归规律,实现师德主体的真正解放。
从跨学科视角研究师德问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博士 田玲
师德问题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也是跨学科的理论问题。单学科视角不足以使我们从问题的现象进入本质,也不足以使我们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师德问题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宗教学或哲学、数学等。从伦理学角度看,师德可以是道德商数问题;从心理学讲,道德又与认知相关;从教育学角度看,师德涉及教师的人格问题。而从宗教学或哲学角度看,师德问题还涉及人性的认识。从这些学科出发可以确定,教师身上道德商数高低、人格伟大与否、交往频度的疏密、社会资本的多寡都可以成为评判教师师德状况的指标与尺度。
师德建设中的问题是系统的全方位的。举例来说有研究态度问题、经费使用问题、情感堕落问题、师生交往中情利交换的现象、心理与道德相关联的问题,等等。造成目前师德问题的成因不能只看现在,还要看过去;不能只看个体或小范围的事件,还要看整个社会环境与系统。
面对师德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有跨学科的视角,借鉴、思考和吸纳其他学者已有的相关研究与独到见解,如一些宗教、哲学、法律与经济等学科研究者的共识。因为,师德问题是人性问题的表现,是社会系统性问题的表现,也需要跨学科的理论视角提供解决的方案。
守住心灵宁静 建设精神乐园 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特级教师 魏书生
一个人是否快乐,不主要取决于他在什么岗位,而取决于他爱不爱自己的岗位。一个老师要工作得快乐,就要努力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家园。人与本职工作有五种境界:1.无心无意;2.三心二意;3.半心半意;4.一心一意;5.舍身忘我。人在无心无意、三心二意的境界中干工作,即使做了大官,也还是不满足、不幸福、不光荣,还是要争名于朝、争利于夕,也还是会信念流浪、灵魂飘泊、思想浮躁、远离精神家园;人在一心一意、舍身忘我的境界中干工作,即使种地、做工,即使做普通的农村教师,也会心灵宁静,信念坚定,灵魂安定,思想深沉……因为他们有着坚固温馨、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
我见过许许多多快乐的老师,他们外在的差异非常大。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即那些快乐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十分热爱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互敬互爱,融洽和谐,即使他们的学校在深山,即使他们的桌椅只是几块破木板。因此,一位老师想快乐,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牢固地建立起热爱学生的精神家园。
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有的青年教师问我:“大家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怎么办?”单就各种各样的新理论、新概念,我也会感觉自己“昨天还知道怎么走,今天就手足无措了”。茫然徘徊的时候,我想到按法规、按制度办事。《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育部的有关条例都有规定,“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热爱学生”、“因材施教”、“发扬民主”、“祟尚科学”、“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自我教育”、“主动自学”、“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生动活泼”、“勤奋刻苦”、“认真继承”,“等等。看到法规,心不再乱,不再争论,不再权衡,认认真真地照办,持之以恒地执行,教师便找到了精神乐园,学生的身心也找到了运行轨道。
不管怎么发展、怎么变化,做一名老师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依法治教不会变。这不仅是事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根本利益的需要。守住心灵的宁静,就有了一个精神乐园,就能在尽责的同时更深切地享受人生的快乐。
做高尚师德的实践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师德标兵 林崇德
讲学术道德首先要有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在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中有创新意识;自觉树立法制观念,不做任何学术道德失范的事;保证学术评价的公平和公正。
到2005年暑假,我已带出6名博士后、53名博士。他们中已有31人晋升为教授,25人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我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著书立说是工作的需要,但首先要成为高尚师德的实践者,当前尤其要身体力行反对学术腐败。我与学生一起做研究、学术成果署名时,学生的名字往往排在前面。在我的论文著作中,十分重视原始资料和原始数据,绝不允许半点篡改和修正;我始终坚持无论参与什么类型的学术评价组织,首先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心理学科。在参与各种推荐、评审、鉴定、答辩和评奖的活动中,我都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从不滥用学术权力。
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就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1986年以来,我积极创造条件,先后送16位研究生到美国深造,他们学成后,有15人按时回国;多年来我积极扶持年轻学者,自1988年起,先后推荐两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担任副所长;作为大学教授,被邀请讲学和评审的机会不少,但我从不多收讲课费和评审费,不知多少次退还或寄回超标准的酬金;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我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多次谢绝有关来访要求,更不收取包括现金在内的谢礼。
在45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努力实践自己在师德上的追求,即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坚持严慈相济,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我对研究生从招生、入学、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我所指导的研究生,都要过实践关。而同时,我不仅在学生求学期间给予关心,即使毕业后仍然“跟踪服务”,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我关心学生的“帽子”,为他们晋升职称努力创造条件;关心他们的位子,为他们职务升迁介绍情况,积极推荐;关心他们的房子、妻子(丈夫)、孩子,也关心他们的台子,即发展学科的平台,为各地学生所在单位的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出谋划策……
重建有魅力的师德教育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 张红
是什么原因使得师德教育与空洞乏味之间划上了等号?是什么原因使得师德规范在老师们眼里仅仅是外在行为的束缚而不是源于内心的追求?如何重建有魅力的师德教育?
就师德教育本身的内容而言,的确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比如它的过度理想化,把一部分教师能够达到的道德理想等同于所有教师都必须达到的道德规则;比如它的过分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它的相对落后,无法体现新时代教育人际关系的所有特征;还有它的“泛适应性”,不能很好地反映教师的“专业道德”。师德精神的内涵也不能为广大教师完全认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关于教师的经典比喻——红烛,它曾被认为教师道德的最高体现。据调查,相当数量的年轻教师并不接受这一说法,而师德教育的形式,体现的依然是外在的强迫和灌输。
有魅力的师德教育的首要特征是“生活的”。可以将职业规范的内容浓缩为教师生活的三个方面:一是对待职业的,称之为“敬业”;二是爱生,这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核心;三是师格,就是选择了做教师,实际上等于选择了一种人格类型。这样一来,职业规范就具备了理论指导的意义和功能;
第二个特征是“智慧的”。相当数量的年轻教师不再仅仅追求“苦干”,他们希望效率,希望掌握教育的艺术,希望“巧干”,希望在职业生活之外拥有健康而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因此,传统师德的内涵在“奉献”的基础之上,应提倡新的境界———“智慧”和“发展”;
第三个特征是“建构的”。道德需要内心情感的体验、头脑理性的思考、真正行动的实践。因此应该抛弃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开放式研讨、网络论坛等形式引导更多的教师来探讨、思考深层次的专业伦理问题,体验这个职业的辛劳与付出。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