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门课放到网上去,学生上网学习,不是网络教育,只是网络教育的一个学习行为。
●网上资源的开发不是把用于面对面的教育资源直接搬到网上去。
●生成知识与技能是网络教育的阶段性目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的人。
当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随之兴起的就是网络教育。目前,经教育部审批授权试办网络教育学院的大学已达67所。尽管开展网络教育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然而对网络教育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对网络教育实践进行科学的反思却不多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一下分析。
网络教育该定位在哪里?
网络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手段上的革命,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
网络教育要定位在适合于网络时代的一种教育这个高度。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有关网络教育的教、学理论视为关于教育手段的理论,而是关于网络时代从事教育所需要的教、学理论。
网络教育应该定位在本世纪的主流教育模式上,从这个高度出发,网络教育才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现在的网络教育就像是未出世的胎儿,如果把她定位为多一个赚钱的渠道或手段,那么这个胎儿在未出世之前就已经是个长不大的畸形儿。网院应该向这个胎儿注入营养,让她发育正常,而不是榨取她尚未能提供的财富。另外,我们应该把传统的校园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关系定位在前者向后者过渡,而不是后者是前者可有可无的补充。
网络教育该树立怎样的理念?
网络教育的本义上是通过网络手段实施教育,所以它本身并不代表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开展网络教育我们首先得赋予它一个教育理念,这就是基于资源学习。我们该如何把这一理念在网络教育中加以实施,使得网络教育这个概念不再仅仅指教育手段的更新,同时也随之有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网络教育不同于网上学习。网络教育首先是一个系统,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对象、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评估体系、教育质量监控等。它完全不同于网上学习。衡量网络教育的标准,其核心是看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开展网络教育就是为了教育目的、利用互联网这种能超越时空间的资源共享的技术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源、服务、标准和承认。网络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和围绕资源学习所提供的各种助学支持服务系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完整的网络教育体系的构建。网络教育的体系可以归纳为12个字:资源、服务、过程、监控、质量、效益。资源包括供学生用的首要学习资源和元资源;供辅导教师用的助教首要资源和元资源;供开发人员用的原始资源;供研究人员用的再生资源。服务包括助学支持服务系统;助教支持服务系统;助研支持服务系统。过程指对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进行程序化、标准化和优化。其中资源利用过程包括学习过程、辅导过程和测试过程三个方面。监控指对过程的“三化”实施动态跟踪与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质量放在系统建设的第四个方面,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要强调质量出自资源、服务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质量问题,都要有质量监控标准和监控措施。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效益来自质量,质量出自过程,过程就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三化”。
用网络教育就是围绕12个字建立的体系来衡量现在的网络教育,我们很快就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
1.把网络教育等同于网上学习。
上面我们说过,网络教育是围绕12个字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它完全不同于网上学习。也就是说,把一门课放到网上去,学生上网学习,不是网络教育,只是网络教育的一个学习行为。另外,现在有些人评价网络教育,往往把网上学习行为等同于网络教育,这是不合适的。
2.把传统的面授资源直接放到网上去当成网上教学资源。
网上资源开发的宗旨是帮助学生生成知识和技能。这个宗旨要求网上资源不是存放内容的电子仓库,而是有利于学生获取和利用,同时又能充分体现网上教与学的理念的教育化资源。这些特点正是网上教育资源不同于网上其他资源的地方。由于网上学习是学生面对计算机,而不是习惯上的坐在教室里面对教师和同学,因此网上资源的开发不是把用于面对面的教育资源直接搬到网上去。如果这样做,就没有考虑到网上学习的规律。这不是说直接搬到网上的资源毫无用处,它可以作为校园面授教育资源的一种补充,但是作为网络教育的资源就不合适。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自发独立学习。
3.把面对计算机的网上学习简单化。
面对计算机的学习包括网上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这要求学生学会获取和利用资源。然而,如何获取和如何利用并不是网上学习的关键,网上学习成败的关键是学生的“全人”的素质。
总体上说,所谓全人,就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10个基本素质:有独立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处理好工作、学习、家庭等关系的能力;积极主动做事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寻求帮助的能力;建立自信心和毅力;有养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的能力;有领导和驾驭事务的能力。这10个基本素质是基于网络资源学习的学习者所应该具备的。
4.助学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
助学支持服务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供咨询、培训、辅导、评估、诊断、反馈,其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上面提到的10个基本能力。换句话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传授是第二位的。
网院在各地的辅导点是助学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院校的学习点与网院总部的关系是校际间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对于尚未成熟的网络教育来说并不完美。
5.对知识与技能缺乏新的认识,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知识与技能可以分为5类,常识性知识和生存技能,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跟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尖端知识和尖端技能。这5类是基于知识的粗略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对一部分人群来说,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就是跟工作有关系的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对另一部分人群来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能是跟工作有关系的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对网络教育来说,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的按知识结构划分的做法,采取按人群的特点和需求设置课程及其课程标准的做法。还要看到是,从宏观上讲,生成知识与技能是网络教育的阶段性目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的人。
6.不能完全用传统教育的标准来论证网络教育。
校园教育所要生成的知识和技能是整齐划一的,同一个专业的学生所学的内容和毕业时所要达到的学业境界是既定的,用同一标准来衡量的。这样做的优点是便于操作和管理。
从生源上说,网络教育不同于现在的校园教育,突出地表现在学生来自各行各业,起点层次不一,有些差距甚至很大。对所求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把校园教育的既定模式加在网络教育上,那么网络教育就只有一个统一的出口标准。这就失去了针对性和潜在的优势。
网络教育的出口应该是多层次的,多样化的,传统的文凭(大专、本科、学位)只是其中的一种。单项结业证书、单项资格证书、技能合格证书、职业培训证书等,也应是网络教育的出口证书。
7.对网络教育的过程缺乏动态跟踪机制。
校园教育的质量监控与保障是直接的,网络教育是间接的。这往往给人们一种假象,以为网络教育的质量监控与保障是难以实现的,靠不住的。实际上,直接性与间接性并不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是质量监控与保障的机制的建立以及实施的手段。校园教育如果没有建立质量监控与保障的机制,直接的面授与直接的管理条件也不会带来好的质量。相反,间接的网络教育如果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高质量的教育是完全可能的。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建立动态跟踪机制。
网络教育的最大难题不是钱,不是技术,而是大脑。钱和技术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人的理念的改变,对现有的价值观,特别是对现有的教与学的定势的反思,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网络教育的质量和成败最终取决于我们对学生的导向教育,教师对新角色的认同和勇敢的接受,真正的教育化资源的开发,我们的战略眼光,以及投资部门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北京外国语大学 顾曰国)
《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7日第5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