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北京海淀区14所学校5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班会和学科教学“德育大课堂”在京城名校北京十一学校新建的教学楼里举行,各个教室里挤满了前来观摩的18个区县和数十所学校的校长。“模拟联合国”、“走出压力,轻松生活”、“点滴细节浇灌文明之花”等学生自己设计的多个主题活动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吸引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目光。
这是北京市为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德育大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观摩交流周的内容之一。在为期3天的观摩周内,来自北京市10个相关部门及各区县政府部门、区县教委、中小学校约1300多人次参加了“政府行为到位”、“课程改革与学科德育实效性”、“高中学校德育与学生成长”和“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等4个专题的集中展示、研讨活动。
北京市教育大会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会一年多来,北京市从调查研究入手,贴近学生成长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指导与服务。
让德育“实”起来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该逐渐从整体的、笼统的教育转化为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年龄特点,对小学、初中、高中生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说。
一年来,北京市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力求德育工作见到实效,突出一个“实”字。
今年9月1日开学,北京市中小学校采取多种形式上好第一节爱国主义课,各学校从仪式设计、内容安排、选择仪式场所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有的走出学校,在德育基地举行开学典礼。房山区霞云岭中心小学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词诞生地,密云古北口镇中心小学在古北口抗日战争纪念馆上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有的在学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今秋开学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和有关部门共同筹资400万元,将《新童谣》一书发放到全市80余万名小学生手中,在全市小学生中开展了“唱响新童谣,礼仪伴我行”等新童谣诵读和展示活动。市教委今年还首次举办了市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全市所有高中在校生通过现场或录像聆听了优秀学生的事迹报告。
北京市还积极开展基础教研课程改革与德育实效性项目研究,不到一年就从基层征集优秀教师案例200余节,推出10节观摩课,举办大型观摩交流活动,并制成光盘发行到了全市2600多所中小学。北京市还加大了建设数字德育网工作。
把资源“统”起来
11月22日,北京史家小学活动课专用教室里,东四七条6年级(3)班的徐京隆等同学,正分成几组,擀皮、剁馅、包饺子。像这样由几所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情景,在北京市东城区已很普遍,这要得益于东城区今年实施的“蓝天工程”。
“‘蓝天工程’加大了资源的整合力度,创设了没有围墙的校园;校际融合,特色教师面向学区或全区开设课程,学生可以网上报名,跨校上课。社会各种文化、体育、经济、科技、服务设施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东城区教委副主任李奕说,“比如,学生借助‘一卡通’,可以完成图书借阅、计算机上机、午餐、购物、门禁等一系列校园活动;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使用体育设施,打篮球、踢足球、游泳可以预约;购书可以打折。”
东城区青少年课外活动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刘藻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实行实时统计,每天每个学校、单位都要在下午4时至5时上报,实行零数据上传制度,每个地方去了多少学生、谁去参加了活动都能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固定的账号。”
据统计,仅今年暑期东城区开展“蓝天工程”计划,在校中小学生就有149505人次参加,其中,“一卡通”系统显示54794人次,学校录入子系统显示94711人次。“文化长廊”、“书海拾贝”、“公益活动社区行”等活动给学生的假期生活带来的是丰富、充实和快乐。
用机制“管”起来
其实,“蓝天工程”只是北京市通过机制创新进行的德育改革举措之一。一年来,北京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结合,行政决策部门与专家队伍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格局,用机制进行调控,把德育用机制“管”起来,收到了初步成效。
“我们在全市聘请了20位在国内有影响的专家组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家咨询指导队伍;建立了由行政职能部门、教研中心、德育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合力推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在18个区县及首都师范大学建立起58个德育信息基地学校,为德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地。制定并下发了《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评价要点》,启动了对区县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委托首都师范大学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评估和研究,首次测评已经完成。”北京市教委副书记张建明这样概括北京市一年来在机制创新方面的做法。
目前,一个由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组成的专家群体、工作运行群体、信息服务群体已经基本建成,中小学与大学相结合、行政决策部门与专家研究队伍相结合的首都德育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自北京市德育大会召开一年来,全市18个区县都行动起来,14个区县召开了德育大会,所有区县都出台了本区县的“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计划,许多区县还将通过观摩、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区域推进力度,一个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的氛围正在首都形成。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