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由于有了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这样的大校、名校而挺直了脊梁,也因为有了众多中小型高校的蓬勃发展而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日前在北京联大商务学院召开的首届中小型高校发展战略论坛上,地方官员、高教专家、大学校长会聚一堂,共同研讨中小型高校的发展道路。有关专家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都能办成一流的教育;中小型高校与大型大学是互补关系,共生关系;清华、北大能办一流,中小型高校也能办一流,关键要有勇争冠军的勇气,办出自己的特色。
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在会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前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中小型学校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了很多办好学校的真知,但是这些真知、这些经验现在还没有在各方形成共识,因此中小型高校发展战略论坛邀请了我们国内外在这方面颇有研究的专家,还有身在第一线工作的高校管理人员和教授来研讨,旨在寻求出一条道路。范伯元认为,正是这一批中小型高校适应了社会的多层次需求,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一些大型学校走的办学道路,使得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能够更加丰富,更加绚丽。
崭新概念:何谓中小型高校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用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从5%到15%,中国高等教育用10年左右的时间迈入大众化的门槛,而发达国家则平均用了26年的时间。
北京教科院副院长、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秘书长吴岩教授认为,2002年,中国政府宣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中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到2004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此外,截至到2004年年底,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都宣布进入了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浙江、辽宁、江苏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去年年底已经达到或超过30%,而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广西等省区去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刚刚达到15%,或低于15%。由于区域发展的水平的差异性很大,中国的高等教育差异非常大。
我们是在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条件下来研究中小型高校的发展战略的。
提出中小型高校这样的概念是一个创新。而关于中小型高校的界定,与会代表见智见仁。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教授在会上指出,对企业而言,就是产值划分大型、中小型。对于大学来说,大型、中型、小型如何划分?是以土地面积算,还是以学校人数来算?应当有个明确的界定。
与会专家认为,这次提出中小型高校的概念非常有意义,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这一概念道出了高校的质量与规模(无论是土地规模还是师生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追求高等级的办学质量,应该是不同规模学校共同的目标。对此,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冯虹教授的理解是,中小型高校应该是学生的人数少,地域面积小,老师的人数少,为地方服务。这是中小型学校的特点。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院长孙明指出,中小型高校并不是不能成为名校。对于中小型高校的界定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来说,15000人以下为中小型学校,大学生存发展的动力不只在于规模,本质上在于差异,更在于特色。不能以规模论重点。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不足3000人,普林斯顿大学人数不过4500人,但谁也不能否认它们是世界名校。美国、日本等国多数大学为中小型大学,那中国为什么偏偏都去追求“大大学”模式呢!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转轨期间的传统的衡量观念需要改变。
量大面广:与大型学校共舞
以高校林立的北京为例,按照规模来分,北京地区应该有20多所属于大型的学校,但是还有包括相当一部分民办在内的四五十所中小型学校。
博鳌亚洲论坛总监、亚洲教育论坛秘书长姚望认为,中小型高校这个命题非常适合于亚洲。
姚望介绍,作为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的负责人和组织者,我们在推进亚洲国际教育合作方面致力于从多种角度来深入进行。亚洲高等教育的主体,从世界范围来讲,属于中小型规模的,但它是亚洲教育主体,是亚洲教育的基础,也是亚洲教育的希望所在。一方面我们要追赶高精尖,但是更要把亚洲绝大部分中小型教育主体办好,因此这个命题对亚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可以办出一流水平的教育。
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指出,一流教育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这五点。第一,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应该首先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符合教育的规律。第二,要有先进的设施和条件。第三,要有科学的管理。第四,鲜明的办学特色。第五,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为了做好中小型类学校的发展,李志宏透露,今后可能是有两个方面要加强:第一就是教育部的分类指导问题,第二个要评选100所示范型高职院校。这100所在高职院校也能办出一流来,就业率都是将近95%以上,比本科生都要好。现在正在做评选,力争2007年以前评出100所示范型高职院校来。
李志宏介绍,评估工作现在是两个指标体系,高职高专一个独立的指标体系,强调以服务业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本科院校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上是原来的本科的培养目标,但是现在强调了一下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了毕业设置,强调了实践能力,已经在逐渐形成。全国现在有249所独立学院,68万在校生,其中55万是本科生,因此,独立学院单独制立一个指标体系。独立学院不能完全照着本科学校去走,它要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最大挑战:如何低进而高出
如何实现低进高出,是中小型高校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有关媒体指出,“低进”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看,一是家庭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低,二是考生来自的学校是非重点中学,三是考分低。至于说高如何衡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成效最重要的是要看毕业生是否为市场接受,也就是就业率。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指出,所谓“低进高出”应该是一个中小型高校的最大挑战,而且是将来质量标准里的一个评估中心,这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他认为大众化阶段估计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被裹挟进来的,他自己根本不想念大学,因为父母、亲戚朋友让他去学,所以他去学,你把这部分人不想念书的变成才了,而且能够有比较高的质量,这就非常了不起,是解决中国大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但往往也正是这个问题困扰了一大批中小型院校。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改革后,学院的国内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4.5%,归国留学生一次就业率100%,这就算是“高出”,做到这个程度,即便是中小型院校又何愁没有学生找上门。孙明指出,没有任何一家单位的经验是可以完全复制的,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
要做到低进高出,作为中小型高校首先就是要坚持特色办学,集中精力将特色教学发展起来,培养学生掌握该方面的技能,将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学生培养质量是关键,孙明指出,高校发展必须树立现代质量观,不能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学习是终生的,大学的学习应该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是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质量高低最终由社会鉴定,而社会不会以掌握知识多少作为唯一衡量指标,所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坚持能力为本。
低进高出,办学资金不可或缺,这却是限制中小型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王保华分析,到2003年时,中央部委院校是111所,地方高校是1285所,其中,地方高校比重占到了95%,但是总的教育投入中,地方高校只占57%,预算类的经费和其他方面也都是非常少的,现在衡量一个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水平怎么样,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高校生均经费的情况,目前,地方高校生均经费平均为9791元,但是很多高校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差距非常大。可以说,从高等学校构成的比例来说,此类院校是一个弱势群体。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小型高等院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正如孙明所说的,我们要一手拉市场的手,一手拉政府的手。除此之外,学校领导还必须具备企业家素质,会“筹钱”。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