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秋季,新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这一重大改革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时期。
部分学校、家长对新课程改革表达了一些疑问,这并不奇怪。因为,两个阶段衔接之时往往是问题暴露最多的时候。新课改正如农业上推广良种种植,处在一个从大面积试种到全面种植的衔接点上。此时此刻,不论改革事业本身还是改革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最需要的已经不是为改革唱赞歌,细数改革带来的变化,而是反思!反思改革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
教育的对象是成千上万个完全不同的个体,任何一种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模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个体的全部需要。因此,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必然的,而适时地进行反思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一个必经阶段。只有认识到问题的存在,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改革才能顺利推进下去。
就这一点而言,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都是理性而清醒的,他们并不讳言这一改革的问题、困难、阻力,并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这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理想,如果和现实没有距离就称不上理想。所以,改变现实,实现理想的过程必然是一路坎坷、历尽风雨。而教育改革比起其他领域的改革要更为艰难和漫长,因为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文化系统,具有内在的保守性;而且教育改革直接影响的是学生,改革举措一旦存在问题,则会影响那一拨学生的成才和未来。
所以,尽管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非常美好,但是,改革的推进还是应该步步为营,不能操之过急。就如同煲汤,急火大火虽然很快就能把汤煮熟,但原料的精华却不能化入汤汁,而文火慢炖才能让汤既味道鲜美又营养丰富。
新课改,因为它的推行者有反思精神,未来才更显光明。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