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1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协作任务
2011年将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历史上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部正在按照“纲要”提出的教育信息化新目标、新任务进行研究、规划和部署。即将出台的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将指导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推进宽带网络全覆盖,优化提高资源共建共享水平,形成数据互通的教育科学管理基本构架,在未来5-10年内,把我国教育信息化从“应用阶段”总体上推向“融合阶段”,一些地区率先进入“创新阶段”。
全国电教系统的同志们深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光荣使命,深受我国教育信息化宏伟蓝图的鼓舞,深知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深得系统协作共赢、服务大局求发展的切身感受。在2011年,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更加主动自觉地担当起推进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任务,按照以下的总体思路服务于国家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服务于教育和社会发展大局、改善民生的大局。
总体思路是:在教育部党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为主线,以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深入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施“国培计划”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为重点,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应用示范研究,继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全国电教系统协作的整体功能和优势,重点突破,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实施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做出新贡献。
我们将团结全国电教系统的同志做好以下工作:
1. 认真做好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的技术服务。积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搞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梳理需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研究全国主干网络特别是省以下教育网络建设的方案,提供可选择的数字化校园和多媒体终端设备解决方案,谋划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路径,合理测算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为各地做好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可扩展性规划做好服务和技术支持。
2. 积极参与和推进重点面向基础教育的资源共建共享。目前全国电教系统已经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的同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教馆,已经建有28个资源库,全部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服务,其中有5家正在探索免费与有偿使用共存的服务机制。市、县级电教机构还建有1800多个教育资源库。研究和突破机制障碍,用先进的技术,创造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共建共赢的新局面,是电教系统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应有贡献。
3. 探索全国联动的基础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纲要”的要求,实现班级多媒体教学和提高每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量。在未来5-10年内,提高全国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量,实施班级多媒体教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以及网络通信设备量将非常庞大。为此,提供可靠的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的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要研究解决。电教系统在农远工程推进中,已经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许多地区电教工作者担负了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重任。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精神,探索发挥电教系统优势,推进服务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建立有质量和信誉保障的、惠及全国城乡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努力破解基层学校信息化应用的难题。
4. 为改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继续提供服务。
按照“纲要”要求,以中央馆举办的重要赛事和实施的多个合作项目为抓手,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今年,我们将继续以提高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精心组织好各项活动和项目实施,动员更多的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并将其作为培养中小学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举措,作为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促进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抓手。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