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校园信息服务、按需服务的教学与科研创新环境,整合的资源以及更良好的应用体验,所有这些构成了新时期用户对教育信息化的追求。
更高的带宽,更好的服务质量保障,校园网基础建设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应用最坚实的承载平台。一卡通、视频监控、IPv6、语音电话、网络教学、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各种应用都已经建立在这个平台之上。 802.11n的大规模采用,提供了高速无线接入的可能,同时 40G/100G以太网技术和产品陆续面市,令校园网的速度再一次大幅提升。“一个校园,一张网络”融合的网络,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的整合与共享。在此基础上,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新技术开始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下一个跨越,将是从现有的基础网络向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服务交付”转变。
服务:教育信息化的新方向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教育信息化首次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它的重要意义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如何为支撑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提供保障,如何真正成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郭清顺告诉记者,面对下一代互联网应用需求的挑战,高校的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将日益朝着学校公共服务体系转变,成为服务老师与学生,同时服务整个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
服务化是中山大学下一代校园网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但高水平地提供服务,离不开基础设施和技术的不断提升。郭清顺认为,基础设施是做信息化的起点和基石,“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的信息化应用可以脱离网络基础设施去建设。在以云计算为核心架构的今天,人们热衷于探讨实现基础设施与应用的‘分离’,这也是教育行业的专家们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
但应用与设施的分离,强调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与基本环境的分离。用户不再需要自己为某一项特别的应用重新设置或者搭建基础环境,而是通过云计算平台和网络,从云端直接获取计算能力和资源对新的应用的支持,这是信息化建设的一种境界。”
基础设施建设“三段论”
要获得这样的效果,基础设施必须能够了解其承载的应用和服务,按照云计算技术的特征,将传统的网络、系统和设备,通过云的模式转化成“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高质量的校园公共信息服务,基础设施需要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高校过去做校园信息化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各自为政,独立建设。导致信息不能互通和共享,形成设施之间和通讯之间的壁垒,其服务标准不统一,不能实现一体化和整体化。”因此,下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要围绕云计算的架构和运营模式,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调整。首先是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郭清顺认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一定要能够共享,互联互通,才能够实现无障碍的信息交换和对接,保证不同用户之间通畅的信息流转,才能够使基础设施发挥出重大的应用效益。”
第二个层面是服务,基础设施本身能够提供包括网络应用所需要的基本接入服务、通讯服务、交换服务和安全服务等。基于云架构,这些服务需要直接与应用和用户的需求对接。换句话说,基础设施要能够自动地识别和适应不同层面的服务需求,通过体系化、系统化、完整化的平台向用户“交付”相应的服务。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和产品化,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个层面是支持更多的应用,使现有的基础设施能够更进一步地体现作为公共服务平台的价值和优势。基础设施要泛载一个学校的所有应用,能够支持每一项应用所需要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并且能够与任何一种应用实现标准化的平滑对接,且成本最小化。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