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学生小罗的手机又添新功能:登录学校新开通的“移动图书馆”,查询新书、借阅浏览,方便快捷。更令她高兴的是新增的“手写批注”和“学术微博”两项服务:前者令她与书友们即时分享阅读心得;后者让兴趣相投的同学、老师们有了交流的“小圈子”,每天在线推荐好书、讨论争执,乐在其中。据了解,除了手机以外,该校师生还可通过平板电脑等各种配置的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与学校馆藏中浩瀚的资源亲密接触。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高科技手段进入高校管理、教学领域,老师成了网上好友,通讯群里小组讨论热火朝天,上课不再拘泥于教室。大学正变得日益开放,一个“移动时代”是否已渐行渐近?
大学的“数字化生存”
上周日8时30分,上海海洋大学会计系学生小李打开电脑,进入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甫一登录,就有“老师”督促:“您所学习的2门课程会计电算化、特殊事项会计有待提交作业”,小伙子忙点击 “会计电算化”课程,定睛一看,作业是“要求完成Excel常用函数共9题”,必须在国庆节前上交。虽然还有一个星期,时间算是充裕,可要做得好拿高分并不容易。他一边下载教案PPT,一边跟自己记的笔记对照着做题。遇到做不出的,马上进入“讨论区”,发帖跟同学们商量。小李说:“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堂以外延伸出更多信息,让我在家也能跟老师‘面对面’,学习效率更高。”据了解,该校全新的网络教学平台运行数月,目前已开通课程1400余门,总访问量近35 万人次。
在大学“数字化生存”,上课同样可以随时随地。复旦大学的网上课程红红火火、内外有别。对校内学生,百余门精彩课程视频可随时在网上点击观摩。从大众化的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到专业精深的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软件、抽象力学,为没选到课、挤不进教室,或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出了知识新窗。对外,今年4月起,复旦公开课全面上线,第一位走上网上讲坛的是台湾中研院副院长、著名历史学者王?森教授。作为该校“人文振兴计划”延请的学者之一,他对中国思想史、学术史及史学史都颇有研究,系列讲座《执拗的低音》聚焦对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受到网友热烈追捧,有人评论“过去是边走边听音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乘车时、工作间歇会拿出手机,看下载的网课视频”。据悉,复旦将向社会公布更多高水平讲座。
移动交流打破时空界限
专家指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将引起教育的深刻变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使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及几本教材、参考书为简单的信息源相比,学生获得了自主选择和创新学习的更大空间。而这对教师而言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为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和浅知、不知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可能失去它独一无二的传播站地位。
为学生讲授近代史纲要的复旦大学“80后”女教师朱潇潇,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公布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希望能够多多交流。为探讨问题,她给一名学生发过逾千字的邮件,令这位同学深受感动。在她看来,今天教学所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时代,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老师必须直面各种信息渠道和话语带来的挑战。
对上海大学社科学院教师顾晓英而言,网上教学成为与课堂并重的天地。9月开学第一堂课,是大二学生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临近结束时她让学生畅所欲言,有个男生很有质疑精神:“老师,为啥我们要学这门课?”顾老师早有准备: “问得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回家作业,大家回去好好想一下,在论坛里给我答案吧。”没几天,顾老师在论坛里关于这个问题的帖子翻了整整10页。有的学生直言不讳:“这门课学分高,所以我必须选,必须学”;也有的学生真的有思考:“就毛泽东思想而言,有着它的独到之处,但更为重要的,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如今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我们所在的社会体系多多了解,就能把握社会的脉搏。”顾老师笑着说,网络让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跨越了时空界限,能够更加畅所欲言。
真实校园永远无法替代
当“移动时代”悄悄走近,大学围墙渐渐消融,是否意味着在未来,真实校园将被虚拟网络全面替代?对此,教育界人士说不。
上海大学社会学专家胡申生认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日益介入大学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确实带来了功能、效率方面的提升,但这只是一种辅助的、工具性的手段。真实的大学校园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都是仅仅通过高新技术难以获得的。
十多年前毕业于华师大中文系的潘先生难忘当年的校园一景:许多名师大家就住在学校周边的师大新村,晚饭后在丽娃河畔,常能遇见与爱人携手散步的老师。“我们向老师请教专业问题,老师、师母给我们讲自己的人生感悟,讲校园各处的典故趣事,感觉如沐春风,这就是我心中的大学。”“其实,老师与学生多多亲近,为人风骨、学术规范,甚至人生发展的明确目标都在不知不觉中浸润学子心田,这才是大学育人的根本,是网络交流等手段无法完全取代的。”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坦言。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晓渔说,大学生活不仅仅是课堂,食堂排队、打水、宿舍卧谈会……年轻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点滴构成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大学。
他还记得,自己求学时常去听各类讲座,次数多了发现有不少志同道合者,大家从陌生到熟悉,共同学习、成长,最终成了一交二十年的挚友。“对我来说,这也是真实的大学带来的财富。”
据了解,欧美等国多所知名高校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出了网络课程,甚至可在线就读学位,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师生交流至今仍是其办学的主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