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在教育信息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我国高校信息化经过了2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各个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和不同程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从总体上看,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较大差异。
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总体滞后于公办高校,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缺乏财政的有力支持。信息化建设投入大,但短期效益不明显,投资者在有限的资金前提下,首先会考虑教学条件及教师工资等方面的支出,忽略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二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对信息化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民办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显得杂乱,部门职责不清,缺乏建设目标,没有统一规划。三是教职工的信息化素养需要提高。很多民办高校疏于对教职工的培训,且民办高校教职工年龄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大部分教师是已退休或刚毕业,应用教育技术水平不够,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热情不高。
管理是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大障碍
有人把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归咎为资金的投入问题,认为资金的缺乏导致软硬件设备不足,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笔者认为,资金投入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对于民办高校而言,管理才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在资金投入有限的事实下,如能通过科学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可以有力地推进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
总体而言,民办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 管理体制不合理
民办高校当前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与传统的高校管理体系相似,一般各个高校会有一个部门主管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例如网络中心。作为学校的二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其他二级部门处于同一级别,因此限于职权等因素,它的职能往往偏重于实施层面,难以在全局层面上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更有甚者,个别高校的网络中心并非单独建制,而是属于某个二级部门的下属单位,则更难发挥作用。尽管各个高校一般都会有校领导主管信息化建设工作,但他们基本上还分管校内的其他工作,且未必有相关的专业技术背景。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民办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往往存在部门职责不清、条块分割、缺乏统筹的现象。例如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方面,各职能部门只局限于自身本职工作,缺乏沟通,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了资源,影响工作效率。
2. 管理理念滞后
当前,关于信息化建设,相当一部分高校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服务、重技术轻管理”的意识。民办高校在这方面更加严重。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平等,使民办高校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他们更加注重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可以体现办学条件优越的物质,而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在学校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部分民办高校投资方有“营利”心态,认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大,但效益不明显。大多决策者不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全面,认为有了电脑,有了网络就是信息化。部分民办高校管理观念比较陈旧,没有意识到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对青年学生的需求认识不到位。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涵盖了多方面,而不仅仅是软硬件设备、人员技术的问题。它需要管理者对高等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具备统筹全局,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能力。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